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
勇挑国有大行金融使命担当 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大局

广东交行支持揭阳神泉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岭南春早,战鼓催进。“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强音响彻南粤大地。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新春伊始,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简称“广东交行”)高举“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旗帜,认真落实金融工作“三项任务”,致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金融贡献。
心怀国之大者,勇挑金融担当。据了解,截至2022年末,广东交行(不含深圳地区,下同)人民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5147亿元、4663亿元,较年初增长752亿元、620亿元,增幅17%、15%,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强化服务实体“主力军”
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实干为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近年来,广东交行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对接广东“稳经济131条”“金融25条”政策,推出“助粤26条”,全力加大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2022年该行累计投放实质性贷款超2500亿元。
具体来看,广东交行充分发挥产业链金融中心专营优势,上线“粤链交融”平台,持续加大广东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持;设立科创金融中心,积极对接湛江湾等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大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升级“普惠e贷”服务体系,强化助企纾困;延伸乡村振兴服务触角,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落地全国首笔碳信用报告融资、交行首单碳表现挂钩贷款等特色业务等。
据悉,2022年广东交行产业链融资业务量超49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科技型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增长90%、26%、31%、36%;普惠“两增”贷款增量突破100亿元,居交行系统首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东交行方面表示,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认真落实“8+7”专项政策,深入优化“五级政府”服务体系,加大重点项目、重大平台信贷支持。
同时,聚焦建设制造业当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分行产业链中心专营优势,大力支持广东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牢牢把握广东协同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机遇,深化与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合作,加大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及专精特新企业支持。
在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方面,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乡村振兴、海洋金融等融合发展,擦亮绿色金融服务品牌。
勇开改革创新“顶风船”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潮涌大湾区,扬帆正当时。深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是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广东交行积极发挥交行综合经营和国际化布局优势,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搭建金融服务桥梁,为“双循环”增添动能。
2022年,广东交行牵头发布交行首个国家重点经济区域“交银湾通”品牌,致力打造跨境一揽子金融服务;上线交行系统首个开放银行市场采购贸易收结汇平台;综合运用境外发债、跨境直贷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境外资金超400亿元,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更高效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持。
与此同时,广东交行积极提升跨境服务便利化水平,推进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跨境人民币便利化、CIPS收发器等业务,提升人民币在湾区流动自由便利化。大力延伸线上跨境服务触角,推广“云上广交会”“EASY系列”“交银e关通”、跨境资金池等电子化平台,CIPS客户数保持广东市场前列。
据悉,广东交行将继续深度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合作平台建设,全面升级“交银湾通”金融品牌,助力写好互联互通大文章,在建设世界级湾区中展现更大交行担当。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大湾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结对帮扶、人才交流,因地制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聚焦“五外”联动,加大人民币国际化、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金融创新力度,提升支持贸易投资合作质量,释放金融支持“双循环”新动能。
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
全面提升“金融为民”质效
金融兴邦,利民为要。作为扎根南粤的国有大行,广东交行一直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通过不断丰富“粤政交融”服务体系;升级“粤享惠”线上惠民服务;加快在医疗、养老、消费等重点领域布局,推进社保卡发卡、电子医保凭证推广等重点工作建设,广东交行正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中等收入、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
不仅如此,在强化金融赋能乡村振兴领域,广东交行紧跟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大县域经济、村级低效园区改造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依托“粤智助”一体机提供便民惠农业务,延展农村金融服务触角,共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许爽
- 上一篇: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