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仓配次日达
看茶百道背后的供应链法则

在门店等着茶百道的物流体系送货上门,不用担心营业中途还要腾出人手去接货、卸货,这是2019年开出自己第一家茶百道加盟店店主许蒙(化名)最直接的感受。
茶百道“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配送服务的背后,折射出茶饮行业头部企业正在向上游供应链端渗透的整体趋势。从加盟商端,品牌方对上游的把控能力,则直接体现在了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之上。供应链能力,已成为新茶饮品牌从战略高度投入真金白银的综合性考量指标。
门店的“0”囤货压力
要预订多少货?在什么时间内送达?是摆在茶饮门店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订多了有损耗,直接导致采购成本增加,订少了无法应对销售高峰。加入茶百道早期,因为生意不错,许蒙经常陷入要问周边门店借货的焦虑中。
“对配送心里没有底,又要应对高峰时期的备货,之前我加盟其他餐饮品牌,都曾自己租过冷库存放原料”。现在,茶百道的高效配送将许蒙“租用”的这一步骤直接省略。“一周三配,送货上门,已经很够用了。”许蒙表示。
茶百道目前在许多门店所在区域内的“一周三配”,以及高效配送,直接打消了加盟商的囤货顾虑。甚至,只需要预留出货品位置,茶百道的物流配送可以在夜间门店下班后送达,并且负责原料上到货架,低温冻品放入冷柜。
以上“自助式”的配送方式,首先,避免营业高峰期送货、上货对门店经营造成影响;其次,释放门店员工劳动力。相关资料显示,茶百道已创新性地在北京、成都及重庆等地推出了41条夜间信任交接配送路线,将配送“不堵塞”摆上日程。
高效源于规模化效应
从许蒙在郑州开出第一家店,当时一周一次从成都配货,到现在走郑州仓的“一周三配”,其间是茶百道供应链中关键一环物流链的层层加码升级,而规模化效应则正在反哺助力茶百道包括物流网络在内的供应链话语权的加强。
与部分品牌在某区域内深耕不同,作为新茶饮头部,茶百道的门店遍布全国,实现了从一、二线到低线城市,以及县镇的全覆盖。门店突破8000家,这样的体量直接推动了仓配密集度建设,提高了茶百道的仓储及物流效率。
截至今年6月30日,茶百道在国内拥有21个省级仓配中心、3个前置仓配中心,各区域仓配中心服务周边平均配送半径缩短至500公里内的门店,基于以上仓配密度,90%的门店下单后物料实现次日达,97%的门店每周获得两次或以上的配送服务。
在参配时效表里,比如12月,茶百道每周至少向大多数门店交付两次原材料,这种统一的交付时间表确保门店可基于运营需求及时收到原材料,保证门店合理的库存水平。
“我们也会根据门店的以往销售,去数据化门店的库存,给门店提供采购建议。”茶百道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借助订单管理系统(OMS)、运输管理系统(TMS),加载了数字化的茶百道仓配物流网络,更是让提效变得可视化、可预测。
一辆4.2米三温车的配送路线怎么走?车的装载率可以达到多少?规模化后更强的车辆配送议价能力、市场资源集中化利用话语权,从广度到细节,茶百道在物流网络端层层努力的结果,最终最直接的承接就是为门店端降本。
“卷”起来的供应链自建
高效仓配的背后,更是源于茶百道规模效应驱动下,供应链自建法则打的配合战。
新茶饮行业,规模是决胜的关键点之一。门店数量在前端体现的是品牌度的提升,同时,在销量的支撑下,后端则有了自建的底气。
基于“好茶为底,制造新鲜”的核心理念,茶百道的茶底自然在其产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今年5月,茶百道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在福州投产,基地所产茶叶可供应全国门店,茶叶品种覆盖所有饮品茶基底。比如,生产的“七窨茉莉”茶底,被广泛使用在果茶和轻乳茶产品中。
福州基地的投产,不仅提升了茶百道茶叶原材料的自给率,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与标准,也为这些原料稳定“入仓”,把住了物流第一关。
此外,茶百道目前在成都拥有的面积超1万平方米、生产环保新材料包材的“森冕工厂”,在为茶百道自身产品提供可生物降解吸管、包装袋等环保包材的同时,也在满足着外部采购需求。
品牌有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链体系,就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新茶饮品牌也正在从比拼产品价格、营销力,向夯实供应链基本功聚焦,头部玩家茶百道显然在此趋势图上已先下一城。
通过规模经济,茶百道串联起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供应链上下游端,掐住“成本”“效率”关键词,最终“让利”加盟商,让全国8000多家门店实实在在受益。同时,供应链的不断升级也将助推茶百道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文:詹丹晴 制版:李思萌 王娟娟 杨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