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
佛山南海区大沥镇打造商贸新格局

大沥有色金属总部大厦群楼。
大沥镇,地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东部,是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国闻名的商贸重镇,曾获“中国商贸名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再生金属物流加工基地”等殊荣。那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大沥镇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城市更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大沥镇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战略,坚持“过河进湾、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工商并举、品质领航”的发展主线,以“三高四新六集群”产业布局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城市更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升级,为传统商贸业注入新活力
大沥镇拥有41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8000亿元,商贸繁荣,但传统商贸业作为大沥镇的支柱产业,面临着土地利用低效、管理落后、税收贡献低等问题。为此,大沥镇启动了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通过“工改工”、集约发展等方式,将“散小乱低”的村级工业园转变为“三生”融合的主题产业社区,推动专业市场向“工展贸”一体化发展转型。
2024年,大沥镇共拆除村级工业园800亩,推进专业市场改造提升项目33个,涉及土地面积约2710亩,预计建设产业载体475万平方米。例如,盐步大转湾片区将打造集商贸展示、智能仓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工展贸社区;平地片区将依托布匹市场和电商产业的集聚优势,打造集纺织服装面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纺织服装跨境电商产业园。这些举措将有效提升专业市场的产业层级和经济效益,为传统商贸业注入新活力。
除了专业市场,大沥镇还积极推动有色金属循环产业园建设,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大沥镇拥有金属加工和批发企业超4800家,再生金属回收企业超1000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再生金属产业链。为破解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大沥镇设立两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网点规划区域,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引导优质企业入园经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沙岗工业区、雅瑶联江东路两侧两大产业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将为有色金属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提供重要支撑。此外,英铜有色金属智造基地、佛山市中深(大沥)智造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产业升级的同时,大沥镇也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为破解土地资源紧缺难题,大沥镇统筹推进招商引资与城市更新,积极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全域土整为抓手,聚焦“工改工”,推动散小矮乱的村级工业园腾笼换鸟,加快整备连片产业用地。2024年,大沥镇拆除面积超800亩,利用村改用地引入现代化工业园区,为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
此外,大沥镇积极优化第三产业布局,抢抓千灯湖“北延”过河机遇,在城市中轴片区重点打造现代商贸服务区和有色金属总部企业集聚区。已建成120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吸引兴海、正圣、兴美、宇成等广东省100强企业进驻。未来,大沥镇将继续推进澳康达名车广场、嘉星直播电商等现代商贸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商贸活力。
大沥镇的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专业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将推动传统商贸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并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产业载体;而城市更新则为专业市场升级改造提供了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保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沥镇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人文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通过“13312”行动,以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大沥贡献力量。
文:李焕怡
制版:刘卫华 刘艳兰 陈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