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谁在逛奢侈品特卖会?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综合 06-27 01:36

  秦宁宁展示的奢侈品特卖邀约。

  广州一场线下的奢侈品特卖会。

  今年618,奢侈品特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折的Burberry、1.6折的COACH、2折的Chloe……高性价比的奢侈品开始频繁出现在小红书和朋友圈里,线下的奢侈品特卖会一场接一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五星级酒店常常悄然举办着某个大牌的特卖会。而线上,唯品会也在今年发力奢侈品特卖,在其618的语境中,999元抢Burberry成为吸引消费者利器。

  为什么奢侈品特卖在当下能够爆火,是谁如此热衷于逛和买?

  中产女生的“天堂” 

  秦宁宁正在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她在广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从毕业到现在已有7年时间。这7年里,她在广州安家,每逢周末,时不时还要和闺蜜去太古汇逛一逛,主要是为了看看有没有奢侈品上新,2021年的时候,太古汇LV前排长龙的队伍里,就有她的身影。

  然而最近一年,秦宁宁的爱好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特卖会。她笑称自己是“集卡爱好者”,短短半年多时间,她已经拿到手了六七张奢侈品特卖会邀请卡,这甚至不包括唯品会给她发的邀约短信——最近一条是6月12日,一场只针对站内付费会员超级VIP的Burberry特卖活动仅上线48小时,她看了看,经典的格纹托特包限时2580元,仅为原价的1.7折左右。

  在秦宁宁的观察中,奢侈品特卖会正在变成中产女生的“天堂”,她此前在一场线下特卖会里,发现结账台前的长龙丝毫不亚于2021年的太古汇,长龙的组成人员多是“穿着大牌、妆容精致、自信优雅的女生”。而来逛特卖会的人显然并不是没钱,折扣后每件依然要一两千元的衣服、包包被她们一买好几件,总价算下来也并不比在正价店花得少。

  选择奢侈品特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平衡”,秦宁宁和转向奢侈品特卖的女孩们颇为相似:她们越来越不愿意为商品的溢价买单,但对于高端品牌、品质生活的追求仍深深刻在她们日常生活中。于是高性价比的奢侈品特卖成为了更好的选择——秦宁宁日常背着一个从唯品会淘来的COACH流浪包,今年大火的款式,到手价不到2000元,而原价要6000元以上。“办公室没人知道这是从特卖场买来的,相反,每个人都在说包包很好看”。

  新的消费风向  

  奢侈品消费市场冷热不同。

  贝恩咨询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或将下滑2%至5%。在奢侈品市场整体遇冷的同时,奢侈品折扣零售渠道却在逆势上涨:贝恩咨询《202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指出,随着奢侈品消费进入性价比阶段,折扣店渠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增长。

  但对于主办方来说,奢侈品特卖并不是一个容易的生意。零售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介绍,奢侈品特卖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货源与信任感,更直接一点,奢侈品的折扣从哪里来?又该如何保障正品?

  线上线下的平台答卷各不相同,上海女生孙月澜自有一套检验标准,线下的特卖会,她只参加品牌方亲自主办的,尽管邀请函要更难拿,但至少不必担心商品质量。而线上,不少消费者认为,中国中检的正品认证更值得信赖。

  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奢侈品特卖对于平台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价格更为惊喜,它需要买手团队在世界范围内搜索品牌授权、价格更低的那盘货,同时,有些奢侈品还能享受免税优惠,这部分优惠往往也被算入奢侈品的折扣。而平台用户与奢侈品消费者画像高度重叠,因此也拥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奢侈品折扣更像个系统的工程。

  这充分反映了奢侈品消费风向的转变:从前越贵越好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如今在奢侈品消费中,“没有不爱的品牌,只有不爱的价格”逐渐成为一条铁律。庄帅表示,奢侈品消费在未来会逐渐分化,奢侈品限时特卖与专柜正价都将成为主流的销售渠道。性价比也将成为奢侈品消费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制版:戴越 邹虹香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