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东莞路径”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曾奕静 09-30 00:23

  东莞以产业链协同为突破口,推动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跟进的整体转型。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东莞紧扣“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定位,以“政策赋能、链式升级、深度改造、区域协同、技术融合”为抓手,探索形成“公共服务支撑+链式协同推进+AI深度赋能”的特色路径,努力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东莞样本”。

  政策引领与生态共建

  破解企业转型“最后一公里” 

  东莞坚持“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双轮驱动,构建全周期政策支持体系。自2022年起连续以市政府“一号文”形式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2025年明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为主攻方向谋划转型路径。政策落实中,通过财政奖补、基金引导、贷款贴息等组合手段降低企业成本,累计投入超5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建设163个智能工厂(车间)、914个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及近2000个技改项目,推动超95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同时,打造普惠性公共服务生态。一方面,引入华为、SAP等龙头企业建设赋能中心,搭建“数字商超”集成轻量化服务,提供低成本、场景化的数字化工具库;另一方面,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级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提供普惠算力、开放模型及AI工程化服务,大幅降低中小企业AI应用门槛。  

  链式协同与分层施策

  激活集群转型“乘数效应”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链升级的重中之重。为此,东莞以产业链协同为突破口,推动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跟进的整体转型。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开放数字能力与场景,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OPPO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全链业务贯通;华为智慧车间依托“5G+AI”实现3000余种机型柔性生产,产品良率从98%提升至99.55%;慕思集团联合索菲亚等成立“全屋智能产业链联盟”,将定制家具交付周期从45天缩短至15天,带动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广泛接入数字化系统。

  另一方面,针对企业规模差异分层推进,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业务与数据深度融合,如华贝电子“数字孪生工厂”研制周期缩短17.91%、良率提升1.49%;对中小企业推出“诊断免费+改造补贴+人才培训”组合政策,推广“轻量级SaaS+低成本解决方案”,并通过标杆案例复制、供需对接会等方式推动经验扩散,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AI融合与数据赋能

  加速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紧抓机遇?东莞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为依托,构建“城市级算力+行业模型+场景模块”三位一体AI赋能体系,覆盖研发、生产、管理全链条。重点推广AI视觉质检、预测性维护等成熟场景,如科翔电子应用PCB缺陷AI检测系统漏检率降至0.038%。

  此外,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通过“数据要素×”大赛、高质量数据集征集等活动挖掘典型案例;推动广数所(东莞)服务基地与深数所东莞工作站协同加快数据市场培育,截至目前已上架交易标的108个,数据产品交易额突破5.73亿元,初步形成数据流通与价值实现的区域生态。  

  文:曾奕静

  制版:董淑云 刘艳兰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