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成千上万的鹭鸟归巢,在台山汶村高围村上空盘旋。 南都记者 谭伟山 摄
2020年11月16日,一个注定载入江门城市发展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简称江门站)正式开通,标志着广东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投入使用。
江门站开通运营开启大城序幕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江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它面积9500多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为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城市羡慕;它位置重要,是大湾区核心区辐射粤西的关键节点,通往粤西,必经此处。对于这一区位优势,江门市有充分认识,早在2014年便开始谋划珠西枢纽的规划建设,并着手开展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规划研究,并多次与省里沟通,为建设珠西枢纽争取更大支持。直到2016年,“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被写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江门战略地位随之提升。
江门站设计为8站台20条线,是广东省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汇聚了既有的江湛铁路、广珠城际、广珠铁路,以及在建的深江铁路、拟开工的珠肇铁路和规划中的深南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设计最高日旅客发送量7.15万人次。
作为衔接大湾区、辐射粤西的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开通运营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日前撰文认为,“江门站开通运营,无论对促进江门高质量发展,还是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对于如何建设一流湾区和世界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三个方面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产业链的分布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第三点十分关键,也是一直以来大湾区建设的短板之一,江门站的意义正在于此。江门是连接大湾区和粤西的交通桥头堡。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中,江门被赋予建设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任务,江门站既是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将来深茂铁路全面贯通以后,江门站在构建一小时城市圈、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及深化港澳与内地合作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将非常突出。
袁持平还认为,就目前经济发展而言,粤港澳大湾区也面临东西不平衡的问题。珠三角东岸面临发展空间的问题,深圳是最明显的例子。深圳要创新发展就要突破空间的限制。如何突破发展空间的限制?答案就是产业升级和转移。珠三角东岸的产业要转移,要么往东要么往西。近年来,深圳有不少企业选择往东岸走,选择汕头等城市作飞地,其实往西岸走更便利,这得益于西岸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江门站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论是大湾区辐射粤西,还是湛茂都市圈、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等衔接大湾区,江门站将是重要节点。
东部城市走廊描绘大城格局
我国已经迈入高铁时代,高铁形成的区域串联给沿线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江门站作为珠西交通枢纽,未来伴随着更多线路的衔接,它在激活江门内部,以及与周边城市间的功能布局、资源配置和同城生活方面都将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江门三区四市,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和鹤山市被归为东部,台山、开平和恩平三市被归为西部。东部占据江门七成经济总量,是江门发展的引擎。从2015年开始,江门市就力推东部一体化,而江门大道的建设是实现东部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条件。因为这条快速路对外可以衔接广佛都市圈,对内可以打通三区一市交通瓶颈,真正实现同城化。事实证明,江门大道北段、中段,以及南端部分通车后,从最北端的鹤山,到最南端的新会,已经实现了“45分钟生活圈”。
在东部一体化的基础之上,江门市实施“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今年11月24日,江门市召开《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构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新闻发布会,按照“三区并进”三年行动计划,江门市将着重推进四方面重大产业平台规划建设和提质升级:一是落实省关于规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的要求,在江门市东南部谋划建设可开发面积超100平方公里的“大园区”,重点发展绿色石化、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在新会、开平、鹤山交界处,谋划面积超过1万亩的深江产业园延伸发展区,重点承接深圳产业溢出,作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平台;三是在滨江新区北片区谋划建设万亩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融合示范区核心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全力开展省产业园扩园工作,力争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后,在全市已享受省产业园政策面积103平方公里基础上,再扩展10万亩以上的园区建设用地。
对江门产业布局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知道,“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可以说是对江门万亩园区的升级开发,同时又兼顾了蓬江区滨江新区和江门高新区的未来发展。由此看来,江门站加上江门大道,以及串联两者之间的快速路网,对于推动“三区并进”无疑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认为,香港经济学者恩莱特曾提出“魔鬼半小时圈”的论述,大意是产业集聚的范围就是交通时间半小时,无论什么方式,半小时通达范围基本就能确定该区域产业集聚的面积。从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来看,确实如此,比如广州和佛山,两城联动早已有之,但随着高铁和地铁的开通,佛山吸引投资的效果大幅提升。再如广州周边的卫星城,如番禺,地铁和高铁的通达,直接让它跃升为广州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因此,江门要加快推进“三区并进”,利用好江门站是关键。他建议,一是借助江门站开通运营之势,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二是借力建设大湾区之势,发力新基建;三是科学规划,提升江门城市吸引力。
江门本地学者亦持有此观点。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坚认为,江门站提高了城市通达性,拉近了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强化了高端产业资源要素集聚,交通枢纽优势迅速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改写了大湾区经济地理格局。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蔡勇认为,江门站填补了珠江西岸缺乏大型交通枢纽的空白,完善了大湾区和珠西都市圈的现代交通网络,使江门成为大湾区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
俯瞰侨乡大地,我们可以看到,以江门站为圆心,以江门大道为轴线,这一交通网络,正在串联起北起鹤山,南至新会的江门东部“城市走廊”,在这条走廊上,谷埠新区、滨江新区、枢纽新城、滨海新城正是璀璨的明珠,随着同城共融加速,它们将最终构筑起江门的大城格局,实现“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的夙愿。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