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湾区又一波城市派糖,发消费券扶持经济

广州为何不图“吃”只图“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21日        版次:GA09    作者:黄海珊

扫码付费进“湾姐朋友圈”分享更多独家“情报”

请扫码收听南方都市报和粤海地产联合出品的王牌音频节目《湾区财富3分钟》

继佛山、深圳(部分区)之后,东莞、珠海、清远均宣布发放消费券,其中东莞、珠海两个湾区城市将分别投入1亿元。珠海昨日启动预约。据统计,广东各地计划发放的消费券金额已经突破10亿元,跻身全国前三(另两位为广西、浙江)。

偃旗息鼓11年后,以电子支付形式卷土重来的消费券,究竟焕发出何种魔力,竟引来全国数十个城市纷纷跟进?别的区都是或3000万元或5000万元地派,为何佛山南海、深圳宝安,敢豪掷一亿元甚至两亿元?消费力强劲的广州,为何没有普惠式地大派糖,而是把两亿多元用来刺激汽车销售?

消费券的背后,若隐若现的是城市主政者对产业的导向性支持力量。

佛山抢吃湾区消费券头啖汤背后

4月1日,佛山市级层面率先通过支付宝发放1亿元消费券。随后,南海、禅城、顺德、高明、三水等区和街镇陆续跟进,加上电商平台投入和全市商家匹配优惠额度,跟投金额约6亿元。据佛山市预计,整个活动期间,拉动市场消费将超过30亿元。这意味着,佛山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的“乘数效应”,预计能达到4倍。

拉动消费的“乘数效应”,可以说,是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最充分理由。据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在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导向下,全国已有18个省超过50个城市(区)和支付宝、腾讯、粤省事等平台合作,推出了消费券等鼓励性政策,拟发金额超过100亿元,涵盖餐饮、文旅、健身等生活众多方面。

这当中,玩得最嗨的还是杭州。早在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杭州就分三批次发放了总额共计达9.1亿元的消费券,成为国内发行消费券总额最大的城市。今年,识食知味的杭州继续抢先行动,财政投入5亿元,商家匹配优惠11.8亿元,截至4月13日16时,兑付政府补贴2.96亿元,带动消费31.61亿元。

当年,对于消费券的发放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中之一就是认为,消费券这种刺激不仅是短期行为,而且还会提前消化掉原本危机后就会迎来一波的报复性消费。

2000年,伴随消费券发放结束,居民消费增速确实有所回落,但始终没有跌破消费券发放前增速的低点。这说明消费券不仅没有提前透支消费需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刺激需求的回暖。

今年受疫情影响,珠三角九市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跌最厉害的是深圳,跌幅高达20.5%。紧随其后的是佛山,跌幅为19.9%。珠海、中山同为19.7%。肇庆也在19%以上。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目前所有发放了消费券的城市,首要扶持的行业为何是餐饮业。因为,无论是找回城市的“烟火气”还是“人气”,都是城市经济活力回升的最直观体现。而依存在餐饮业背后的产业链条上的相关行业,同样受益。像杭州就有超市透露,发放消费券后,食用油的销量增加了不少。

为何广州不图“吃”只图“车”?

为何买买买最厉害且以吃货闻名的广州,没有像佛山等城市那样大方地通过财政发放消费券,支持大家走出家门逛吃逛吃呢?这里边有因可循。

受疫情影响,今年1-2月,广州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4.9%。但要看到的是,堂食服务受限却助推了广州网络订餐的快速增长。1-2月,全市线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同比增长43.3%。目前,输入性疫情令广州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这一点也决定了广州无法大规模发动餐饮方面的消费刺激。

另外,今年1-2月,广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3.02亿元,比位居第二的深圳多出246.1亿元。跌幅为14%,为九市中最小。

政府财政发放消费券拉动内需,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的。有数据显示,不包括城投债这些隐性债务的话,2018年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债务率最高,达到79.2%。北上两城不到55%。债务率最低的是深圳,仅3.2%。

有限的钱,得花在刀刃上。为此,我们看到,广州财政全年共安排4.5亿元作为汽车更新换代消费补贴。其实,在中央提出关于“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的重要决策部署背后,湾区不少城市都有出台专门的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深圳不少区,更是把汽车补贴并入“消费券”项目中并进行单独强调。像发放消费券力度最大的宝安区,向市民发放各类消费券总金额高达2亿元。其中,6000万元就将用于汽车购买补贴。不过,这个补贴是采用事后消费补贴的形式兑现。

汽车业是广州第一支柱产业

但不管如何,各市关于买车补贴几千元的力度,根本无法和广州同日而语。这里边理由很简单,汽车业是广州第一支柱产业。2017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5142亿元,占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5%。2018年提高至30.1%。

广州今年的建设重头戏。目前共有15个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或开建。其中新开工项目包括广汽年产20万辆产能扩建、宝能动力电池等项目,近一半将在2021年完工。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整个广州工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这个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据广州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透露,据初步估计,一季度汽车产量将比原计划减少约25万辆,影响产值300亿元。

广州出台新政,就是为了力保广州汽车产业的稳定。据市工信局表示,预计新政对拉动汽车业总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如果能达到这个预期效果的话,那这4.5亿元的投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也是显著的。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工信局此前发布过旨在加快推进广州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意见》,目的是为了抢占广州未来汽车产业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广州的远大目标定格在“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和“全市80%以上汽车产能转型生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形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发展区域和国家智慧交通示范区”上。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钱袋子并不大的广州,为何不发普惠性的消费券,为何要以不一样的力度,精准投放到汽车消费上。

数字新基建提振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对于兑现出去的第一笔钱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很快就能统计到。像杭州,截至4月13日16时,政府补贴已兑付了2.96亿元,带动消费31.61亿元。

这种统计效率,在11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当今这一切,则与中国不断发展的电子支付有着莫大关系。有专家甚至认为,这次的消费券发放,不仅仅是拉动内需的一种工具,实际上也是数字基建在应用中的实战演练,它对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在数字化的精准扶持下,如政府所愿,佛山的餐饮业已经迎来了复苏迹象。据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自消费券发布后,佛山线下餐饮门店新开业环比增幅超过30%,餐饮类消费订单量环比增幅也超过了100%。而深圳罗湖区则利用大数据对消费券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消费券大部分的使用时间集中在周末和夜间。于是从昨日开始,有针对性地发放“夜间消费券”,促进夜间经济持续复苏。

而数字化也正在拉平地域之间的鸿沟。像本轮消费券发放,已经从最初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蔓延到了内蒙古、新疆、辽宁等不发达地区;从佛莞珠深等城市,延展到清远这些湾区外的地方。

各地政府和商家如何借由大型数字化平台实现赋能,电子消费券的发放,或许可视为“新基建”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出品:南都大湾区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黄海珊

音频主播:黄海珊 音频编辑:尹佳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