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课”要不要戴防蓝光眼镜?

停课不停学如何正确护眼,专家一次说清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02日        版次:EA08    作者:陈养凯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杨晓(上图)

SGS电子电气光学实验室技术经理谭柏泉(下图)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停课不停学”,学校陆续推出各种网课以供孩子们在家学习。宅在家里“云上课”,家长们也开始为孩子的视力“捏把汗”,不少家长开始团购防蓝光眼镜、敷眼贴,甚至不惜花高价购置投影仪。不过这种防蓝光眼镜有必要吗?是否真的可以防蓝光?小朋友应该怎么正确护眼?南都质量公开课继续推出疫情防控科普特别节目,关注防蓝光眼镜,让消费者正确认识这种产品。

夜晚睡前接受过多蓝光 可能扰乱睡眠周期导致失眠

小朋友在家里上网课,为什么是蓝光受到妈妈群体更多的关注?SGS电子电气光学实验室技术经理谭柏泉介绍,人们把人眼所能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其中波长范围在400nm-500nm之间的可见光称为蓝光。“生活中到处都有蓝光,例如太阳、灯具和显示器等发出的光中就包括蓝光。”蓝光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谭柏泉表示,波长在400-440nm的蓝光,波长短、能量高,也是最接近紫外线的可见光,又被称为短波蓝光或高能短波蓝光,“其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并对视网膜形成威胁。”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杨晓则认为,要客观地看待蓝光。杨晓表示,自然光中约有25%~30%是蓝光,自然光中的蓝光能调节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对人体而言,蓝光能刺激皮质醇生成、抑制褪黑素分泌,使我们能够在日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和维持清醒状态;同时,实验研究证据表明,每天暴露在户外的阳光下能有效预防儿童近视发生或降低近视发病率,而其中短波长的蓝光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此外,蓝光在治疗抑郁症疾病中也起到改善作用。不过,杨晓认为,夜晚睡前接受过多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扰乱睡眠周期,导致失眠。“眼球晶体能够过滤有害光线,但随着机能损耗和年龄增长会逐渐变浑浊;又如一些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时所植入的人工晶体无法过滤有害的光线,不能对眼球起到保护作用,蓝光就易直达视网膜造成一定损害。”

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 蓝光对青少年视力有直接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8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广东青少年近视率为52.4%。值得注意的是,近视率随着学业的上升而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小学阶段近视率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初中阶段近视率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国际研究结果也显示,目前全球近视眼患病人数约25亿,2050年将达到50亿。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视力不良率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存在视力问题的人口数可能高达7亿以上。

儿童视力出现问题,是否与经常使用电子产品有关?对此,杨晓表示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蓝光对青少年近视有直接的影响。不过,有实验研究表明,每天暴露在户外的阳光下,能有效预防儿童近视发生或降低近视发病率,而其中短波长的蓝光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据杨晓介绍,一项针对广州青少年近视的研究结果显示,增加一节课的户外活动,三年下来儿童近视的发病率下降了23%。“使用电子产品场景多为室内,且不是多光谱的光线,使用时距离难以控制,对儿童近视产生肯定有影响,但是否因为蓝光所导致的结果,目前未有定论。”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