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蓝光产品真的能防蓝光吗?

专家表示:不建议青少年佩戴防蓝光眼镜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02日        版次:EA08    作者:陈养凯

2016年12月14日,南都鉴定曾对7款标称“防蓝光”的眼镜进行相关检测。结果显示,3个样品能适当降低整个蓝光波段的光谱透射比,在(465±30)nm波段的光谱透射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防蓝光是有效果的。”而4个样品,未能降低整个蓝光波段光谱透射比,尤其是对“LED、手机屏幕产生的蓝光光谱也没产生阻断作用。”

谭柏泉则介绍,此前曾做过一项手机防蓝光手机贴膜的测试,结果显示5款手机贴膜样品中,有4款具有10%-40%的蓝光阻隔率;1款样品在阻隔蓝光的同时将红、绿光也等量阻隔了,并没有起到防蓝光的作用。谭柏泉表示,蓝光越强亮度越高,降低屏幕亮度是可以减少蓝光的。“不过,夜间把蓝光降低会使屏幕色差变大,长时间盯着屏幕也会使眼部容易疲劳,进而可能会损害视力。”

不用恐慌 但要考虑累计时间

蓝光达到什么剂量会产生危害?谭柏泉表示,国际上和我国对蓝光危害有标准要求,如果LED灯质量合格,达到IEC 62471:2006或者GB/T 20145:2006标准规定的“豁免级”或者“低危害等级”,那么在正常使用产品时所接触到的蓝光是安全的,我国对读写台灯,推荐要求达到“豁免级”。而标准对电子产品的屏幕没有蓝光危害方面的要求。目前市面上正规渠道产品,大部分发射的蓝光没有过多危害,不用过度恐慌和一味强调防护。

杨晓介绍的一项针对蓝光LED光源的视网膜损伤问题专项细胞分子学实验结果显示:蓝光峰值光谱在400—440nm区间内,照度在500lx以内,持续直射2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甚至凋亡;蓝光峰值光谱在460—500纳米区间内,照度超过1500lx以上,持续直射3小时以上,才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这个剂量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达到,电子产品更不可能达到。”但杨晓也表示还是需考虑累计时间的影响,“建议消费者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控制时间和采用间歇使用的方式。”

电子产品可调成护眼模式

佩戴防蓝光眼镜能减少蓝光对视力的影响吗?杨晓表示,从防控近视角度来说,防蓝光眼镜目前还未有依据。同时,蓝光分有益和有害,如果镜片不管有益还是有害都直接过滤掉蓝光,会引起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颜色过度失真,同时还会引起视物不清晰。多光谱的户外光线对少年儿童眼睛的保护作用,类似于孩子们的营养搭配,不宜挑食,尽量各种营养成分都要有。“所以并不是镜片能阻隔蓝光的程度越大越好,建议防蓝光尽量选择智能过滤有害保留有益蓝光的镜片。”杨晓认为,若使用电子产品可直接调成护眼模式,采用远眺等方式来保护眼睛。

哪些人需要佩戴防蓝光眼镜?杨晓表示从近视发病的角度,大多数人没必要戴蓝光眼镜,“建议按照不同人群来选择是否配戴,例如抑郁症者不建议防蓝光、而有眼底黄斑病变者则考虑防有害蓝光等。”儿童需要佩戴防蓝光眼镜吗?杨晓认为,研究表明青少年白天的户外光线是保护因素,可以防止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白天的户外光线属于多光谱的可见光,包括蓝光在内,对近视是否有害尚不能下定论,“青少年建议多光谱光线,不建议防蓝光,除非短期大量有害蓝光直接照射眼部,才考虑戴防蓝光镜片。”

上网课怎样才是“正确姿势”

在这一特殊时期,建议采用远眺及间隔休息的方式来保护眼睛,网课也建议老师尽量控制好时间。

具体护眼方式可遵循“20-20-20”规则,即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远,观察20秒。在使用电子产品或看书写字时,建议遵循“三个1”:手距笔尖1寸,眼睛距书本(电子设备)1尺,身体距桌子一拳。另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出现眼干、眼周疼痛等现象,杨晓提醒要注意使用时间间隔,看屏幕时要注意多眨眼,“如有需要可补充人工泪液型的眼药水,但最好还是以预防为主。”

  出品: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养凯 陈菁钰 杨丽云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