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买口罩,检验公共管理效率
街谈
口罩无疑是当前疫情当中牵动人心的防护热门物资,各地药房门口不是无货可售就是排起一长溜的队。前期多个城市紧急协调的大批口罩虽多采取了每天平价投放、居民先到先买并且限购的模式,但供应仍然紧张,药店经常还没开门门口就已排起了长龙,片刻售罄已是常态。因排队而生龃龉甚至打架时有发生,老人戴一个口罩排队买到0个,倒亏一个口罩的局面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居民购买溢出效应之下,给了一些不法商家贩卖假冒伪劣口罩的机会。面对这一令人诟病的痛点,近日多地城市公共管理部门拿出了自己的措施。
例如广州市政府提醒,除了提供自查、就医、捐赠等服务之外,广州市政府主办的“穗康”微信小程序,于1月31日晚间开放口罩购买预约。多家药房门店将提供线上预约购买服务,每人每日最多可以购买5个口罩。而上海市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则在近日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减少市民因排队抢购口罩造成的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上海市政府决定,全市统一从2月2日开始在各居(村)委会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登记预约,在接到居(村)委会通知后,再到指定药店购买。每轮预约同样限购5只口罩(每户)。
相比以往,这些措施无疑将极大改善居民购买口罩杂乱无序的状况,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之处,例如对于口罩购买需求更为迫切的老人群体,要求熟练使用微信小程序来进行口罩预约可能强人所难。而对于年轻群体来说,必须要去居委会现场登记而非网上预约才能购买,可能也不够合理,毕竟这就意味着大的社区要多排一次队。如果相关措施能够兼顾不同年龄层群体的认知与行动特点,效果无疑会更佳。好事做不好,做不到实处,向来是令人遗憾的大忌。相信城市公共管理部门会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动态调整。
同样因为口罩等防护物资的分发,湖北省红十字会及武汉慈善总会这几日更是处于风口浪尖。特殊时期的一个小小口罩,在互联网背景下,考验着城市公共管理智慧、城市治理能力与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如今口罩既是民生健康的重要抓手,更是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依托,以此为代表的防护物资供应,作为当前一线“战疫”热点问题,难免会夹杂着激动、愤怒、委屈等激烈的民间情绪。这是检验城市公共管理部门行政效率的关键时刻,倘若部分机构真的缺乏这一能力,向外界购买相关公共服务亦是一个可以坦然接受的方向。例如据媒体报道,武汉两部门不远处,就是国内某著名电商平台的仓储物流基地,换由经验丰富的该平台来提供服务,想必会极大缓解两部门人手短缺、物资堆滞的现状。 □魏敏
- 上一篇:分配口罩惹质疑,红会关键要明确规则
- 下一篇:携手克艰,当给减免租金企业适当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