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涉他人隐私,疫情信息披露越详细越好
短评
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云南文山州几名医护人员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的消息引起了公众强烈关注。
医护人员为何被行拘?不是由于在抗疫前线当了逃兵,也不是因为没有遵守当地抗疫的有关规定,而是缘于发布了与疫情有关的一些信息。云南警方2月7日晚间发布通报称,2月6日,文山州人民医院3名医务人员、文山市人民医院2名财务人员因偷拍、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病程信息,造成恶劣影响,被文山市公安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消息一出,舆论沸腾。连日来,各省市每日都在滚动播发疫情的最新信息,如新增病例、新增疑似病例乃至病患的行程轨迹,而且不少互联网公司还提供防疫地图等工具,网民可以轻易搜索到所在小区的疫情。那么文山的这几名医护人员究竟是因为散布了什么样的信息,后果严重到非要使用行拘不可的程度呢?
遗憾的是警方当时的通报过于模糊,这应该是引发舆论质疑的关键。因此,媒体呼吁云南文山的公安机关以适当形式,及时、准确地公布详细情况,避免猜测以正视听,同时也借此警示其他医务人员避免重蹈覆辙。
2月8日,当地警方再次发布消息,称上述医护人员私自用手机拍摄医院电脑记录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工作单位、行程轨迹、接触人员等并公开散布,造成相关小区住户人员高度恐慌,但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暂缓执行拘留决定。
就内容来看,当地警方这次发布的消息有两个要点,一是就舆论此前的质疑作出了回应,二是对之前的行政处罚作出了一定调整。
公众最关心的是几名医护人员传播了什么样的信息,警方的披露回答了这个问题。“新冠肺炎患者的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工作单位、行程轨迹、接触人员”,其中,有没有不适合大众周知的信息?其实对个人隐私权利稍有了解的人很容易看出,把病患的个人信息如此翔实地公布出来,肯定不妥,而且也未必对防疫有什么帮助。道理很简单,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感染者,这个信息对其他人群提高防护意识有益,但要做好防护,与这名感染者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工作有何关系?
几名医护人员的行为欠妥,却未必有主观恶意,而且又处于抗疫急需医护人才的特殊时期,相信这是当地警方作出暂缓执行拘留决定的原因。这种审慎值得称赞。但警方最新发布中仍然不乏需要商榷的地方。
认定几名医护人员行为欠妥,是因为基于法治,他们传播的信息有侵犯个人隐私的嫌疑,而绝不是因为“造成相关小区住户人员高度恐慌”。众所周知,透明公开恰恰是克服恐慌的良药,在疫情信息公开的问题上,唯一的顾忌是不能越过侵犯他人隐私的红线,而不是担心会造成恐慌。换句话说,只要不涉他人隐私权利,相关信息就应该越详细越好。
当一个地方声称疫情信息造成居民高度恐慌的时候,难免会引发猜疑:自防疫抗疫以来,当地的信息公开一直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