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大规模复工在即,技术赋能确保防控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吕德为 02-17 02:10

  街谈

2月16日下午,一列载有近300名贵州籍返程复工人员的列车从贵阳北站开出,于晚间到达杭州东站。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这是铁路部门节后开行的服务企业外地员工返程的首趟复工人员定制专列。这是杭州市为了满足企业复工的用工需求,特意向铁路部门申请的专列,在进站、候车、乘车、出站等环节,均制定了专门方案。复工人员到达后,还要接受体温测量及身份核验,由所在企业接回。

同时,作为阿里巴巴所在地,杭州还借助支付宝、阿里云的优势,推出了健康码模式,对市民和拟进出杭州人员进行“绿、红、黄”三色动态管理,以实现疫情的精准防控,助力有序复工复产。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定制专列”、“健康码”等新举措的推出,尤其是各种“黑科技”的运用,无疑为那些受疫情影响、平时又“手停口停”,指望健康、收入都有保障的群众打了“强心针”。

科技在这场抗疫战争中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困守家中的这几周,有时我都禁不住想,如果生活在前互联网时代,这日子可怎么过哟。想想看,日常用度,吃的穿的,好在有网购,有外卖点餐、肉菜配送上门可应付,而电子支付、无接触付款,又避免了过去面对面交易、现金交易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播。

休闲娱乐,闭门谢客,宅在家里,你也不是无事可做。串门拜年不可行,视频通话也能把心意带到。文化方面,除了平时网上的海量影音资源和电子书,这段时间各个大学和图书馆都开放了公开课及电子数据库。部分民众因为长期呆在家里,可能产生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也有从事心理咨询的义工通过网络提供志愿服务。这些以网络为基础生长出来的疫期日常服务,在互联网出现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医疗救助、政务管理方面,得益于近年来远程医疗、在线政务平台的铺垫,过去需要跑医院、跑政府部门的事情,都移师到网上解决。过去只觉得这些新科技解决了群众“跑断腿”“排队难”的问题,疫情一来,发现它关键时竟还能发挥保健康、保平安之功。而在抗疫过程中,民间志愿者搭建网站和手机程式,登记信息,分发防疫物资,足见科技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以我们现在所料不及的方式,在关键时刻救了急。

当然,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现代生活的各种场景中,我们对于科技带来的效力与它的边界,在各种利益之间、长期目标与短期手段之间,都要审慎地取舍和平衡。比如之前朋友圈刷屏的公共交通查询系统,只要登记身份证,就能知晓搭乘高铁时周边乘客的状况,这一工具有利于消除出行乘客由于信息不足带来的恐惧感,确保了消费者一定范围内的知情权,有利于及时作出判断,做好健康预案。但另一方面,假如对个人信息保护不足,又容易导致隐私泄露,强化病人歧视。

因此,在复产复工、保障社会平稳运行的大前提下,对于各种新科技、黑科技背后的利弊,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也是有益的。毕竟,相对非常时期的非常状态,生活总有一天要回归常轨,哪些科技手段可以保留甚至升级,哪些需要暂停废弃,这些都要细心思量。 □吕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