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1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钟南山:如果各国都重视,6月控制疫情是可能实现的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郅骅 吴璇 张沛 王道斌 梁炜培 03-13 02:51

南都讯 3月12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1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在6月得到控制是基于各国采取积极措施的情况下作出的评估,如果各国都重视,6月控制疫情是可能实现的,但如果有的国家对其危害性和传染性认识不到位,不强力干预,结束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研究员吴光明出席发布会。

国外输入病例五成没有发烧症状

钟南山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很多省份都实现了零增长,在高度联防联控的机制下,疫情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包括湖北,基本上可以说(疫情)得到了控制。

“现在主要问题就是国外输入了。”钟南山说,从国外输入病例来看,往往并没有明显症状,也不一定发烧,而是在隔离过程中检测才发现(感染)。这和中国最初收治的近1100例病例类似,近50%没有发烧,一开始表现为普通的感冒症状,(他们)到了中国检测后才发现。我相信,他们并非病得很重才来。

这就说明,现在国外很多国家对自身情况还不够重视,认为出差并无大碍。因此,国内要加强监测,因为如果(国外输入)越来越多,一旦出现一些较严重的位点变异,很可能会产生更多再感染的现象。

钟南山表示,现阶段应加强对输入患者的管控。“广东作为沿海省份,与国外关系非常密切,值得注意这一新的传染源或传染途径”。一方面,要按照《赴境外人员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的要求,外来人员应隔离14天。“如果很急的话,应该做一次核酸检测,现在核酸检测比以前准确多了,对他们、对国内都有很大好处”。

其次要更多地与国外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自己近来与欧洲多个国家进行视频讲课,与哈佛也有多次学术交流,并召开了5个国家和地区的视频交流会,经此发现(大家)看法还是有差距的。中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和教训,这样的互相交流十分有必要,可以加深对一些药物疗效的认识,也能使他们少走弯路,降低病死率。

钟南山说,现在国外的患病人数有4万多人,死亡率达3.2%。“这个数据有点像早期武汉的情况,就说明当时的医生和老百姓的警惕性还不高。”

“国家层面的管控是很有作用的”

此前钟南山曾预计,全球疫情发展至少延续到6月份。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疫情是否能在6月得到控制?对此,钟南山表示,疫情在6月得到控制的估计是基于各国和我国一样,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予国家层面的重视。但现在看来,一些国家做得比较好,有些国家的认识并不准确。“当然,现在也在改变,因为病例越来越多了,引起老百姓的关注,不把它当成流感来看了。”

钟南山表示,假如全球国家中有一些并没有重视新冠肺炎的危害性、传染性,不进行强力干预的话,结束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当然对病毒来说,温度比较高的夏天是不活跃的,可能会慢慢降下去。”但钟南山指出,结束时间差一两个月,对国家的影响差别很大:社会会动荡,国民经济增长都将有很大的影响。

钟南山说,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冠肺炎提升到“大流行”,就是希望各国都采取措施去预防疾病。“从各国死亡率看,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我国的情况看,国家层面的管控是很有作用的。”

钟南山建议,各国应该听从世卫组织的呼吁,在国家层面都动员起来。“我很高兴的是,意大利和韩国都已经开始行动了,韩国的新增病例近日下降得比较明显。如果各国都能这样做,我们评估的疫情在6月结束,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出院后“复阳”重复感染几率很小

不少病人出院之后复查核酸检测是阳性,是否需要再回来住院?家属是否要隔离检查?是否出院或复查阳性后又要回来住院?“我并不这么看。”钟南山说。他表示,从病原学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治愈病人已经产生了IgG抗体,对新冠病毒有很强的中和杀灭作用,重复感染的机会很少。但也不能排除极个别患者是根本就没治愈,免疫功能极差的情况。

其家属是不是要隔离检查?有没有可能因此而检测出阳性?钟南山表示,到目前为止,他所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基本没有发现这一情况。“这是我看到的一个事实。”

  提醒

  境外人员返粤要如实申报健康状况

“赴境外人员要按照防控指引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周紫霄呼吁:境外人员返粤时,请如实填报健康卡,如有不适症状,请自觉申报,配合做好入境、检疫等工作。“如实申报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从昨天深圳报告的境外输入病例可以看出,因为患者如实申报了健康状况,一到达口岸就进行了规范处置,患者本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同时也尽可能减少了密切接触者,最大程度保护了家人、朋友等周边人的安全。”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吴璇 张沛 王道斌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