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代表梁德标:
准备两条建议 着眼基层医疗和乡村发展

梁德标。
南都讯 记者姚建国 “刚到看了三水西南的一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借鉴下别人的经验和做法。”梁德标风尘仆仆回到办公室,“有收获,人家在细节上做得很好”。2020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梁德标有点忙,在忙着抓紧时间走访基层的同时,还要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最终的建议,三水群众的声音将会由他带到全国两会。
“我扎根农村20多年,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平时跟农民打交道多,也知道他们的需求点。”梁德标说,作为农民代表,履职第三年,他关注的重点依然放在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上。“今年两会,我准备了两条建议,着眼点在乡村发展新时代‘三农’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改革方面。”
盘活土地 土地价值提升11倍多
梁德标是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中大事小事,事事都要关心。”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他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德高望重,大家亲切地称他“阿头”。
村民们平时也很喜欢向他反映问题和意见。在梁德标看来,这是村民信任他的表现,作为代表,他应该认真倾听和归纳,真正了解问题所在,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尽自己所能,用心为民,履职尽责,传递农村基层声音。”
“农村要发展,土地必须盘活。”梁德标说,之前村里不少村民由于外出务工出现弃耕情况,或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租给他人,或干脆就荒着,土地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从2017年开始,他开始整合分散的集体土地,到现在已整合了3000亩。“土地成片规划后,再引入产业项目,土地的价值就马上提升,比如,以前出租200元/亩,现在2300元/亩,提升了11倍多,这样村里的集体收入就增加了。”
土地整合后,不仅能吸引到产业项目进入,而且能吸引到人才回流。“村里有不少大学生念过农产品、水产等专业,毕业后基本都是去了外地的大公司打工,现在不同了,由于可以承租大片的土地,技术有发挥的空间和平台,他们有的选择回村创业,有的选择子承父业。“农村的发展,要靠人才,但是,目前的农村都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水是广东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级试点,而乐平镇又是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我们也在规划,利用整合好的土地,打造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产业,比如传统手工、复古产品等,这样也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梁德标说。
走访调研 两个建议都是关于基层
长年扎根农村,梁德标说自己是一名农民,一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所以,谈起今年两会的他有何建议,他说最关心的依然是农村基层的问题。梁德标说,目前,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较低,特别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存在不足,为此,他准备提交一份《关于重视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改革的建议》,内容涉及基层医疗管理、队伍建设、服务均等化及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
“目前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所需工作经费以及配套资金已列入财政预算,真正让医疗改革成果惠及群众,但还需要加大乡村卫生院和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梁德标说,此外,医疗服务的提升,还需要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工作,不断充实基层医疗队伍,提高基层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梁德标说,要抓住机遇,努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他建议积极拓展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广泛宣传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参加农业保险。
“一方面,农民销售渠道信息不通,抗风险能力弱,又容易盲目跟风种植,另一方面,当前农民参保认同度不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扩面工作推进缓慢,财政投入仍存在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梁德标建议,要从农业人员素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经费保障、农业技术帮扶等方面着手,全方位提高佛山市的农产品销售、检测能力和水平。
- 下一篇:建议加快实现全国公共交通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