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都记者直击九江江洲抗洪现场:

官兵火线垒起“防洪墙” 农民抢收玉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驰波 07-14 01:10

2020年7月13日中午,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长江北堤蔡州村责任段,空军某部驻浔部队官兵在加固子坝。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连日来,江西九江江洲镇汛情持续引发关注,当地曾发出公开信,号召在外的江洲青年回乡支援抗洪,部分人员被要求撤离。7月13日,南都记者在九江江洲渡口看到,当天9时,渡口的人流和车辆排起几十米的长龙,部分村民计划骑摩托车或驾车乘轮渡返回江洲镇,他们中有人准备回乡抗洪,也有人专程回家看看。

南都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多位村民表示在7月11、12日接到通知时撤出匆忙,只随身携带了衣物离家。家在江洲镇的罗姨告诉南都记者,其年迈的婆婆和孩子已于12日从村中撤到九江市区,投靠亲戚,她因为不放心家里,“今天回来拿些日用的东西,顺便把厨房里的东西从低处搬到高处。”

记者乘轮渡抵达江洲镇后获悉,环岛长达37公里的江面堤岸,每隔约500米有一哨所,返乡抗洪的村民每24小时安排一轮人员值守。南都记者获悉,返乡抗洪的村民中,不少人早已定居九江等地,此次专程返回家乡抗洪,这其中包括1998年曾在齐齐哈尔参加抗洪的退伍老兵蔡锦详,他独自驾车从共青城赶回老家,“在微信上看到家乡发的抗洪号召书我决定回来,担心高速上堵车,今天早上4点半就出门,还好一路比较顺利。”

据当地村民介绍,江洲镇以棉花、玉米种植为主,7月13日午间,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受连日暴雨影响,部分农田出现被浸的痕迹,田里的玉米、西瓜受灾,一些村民正在地里抢收玉米。

在沿江一处堤岸,南都记者见到驻浔空军部队正在现场加固沿江堤坝。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部队100余名官兵于7月11日接到通知连夜驰援江洲。“我们需要再用沙袋垒起60厘米左右的子坝,垒到23.5米的警戒水位。”

南都记者另从武警九江支队获悉,当地防汛部门正24小时值班。据九江市防汛指挥部门消息,在长江九江段、发生超警戒洪水河道水位持续上涨后,九江市防职下发通知,要求全市机关取消双休日休假,恢复正常时间将另行通知。

数据显示,长江九江站历史最高水位为1998年8月2日录得的23.03米,目前水位为历史第二高,与最高水位相差0.26米。据长江委水文局预测,长江洪峰将在2至3天内抵达九江,届时水位将在23.00米。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发自江西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