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鄱阳问桂道圩决堤惊魂一刻:

突然停电转眼水漫台阶 老人连夜逃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詹晨枫 林子沛 07-14 01:10

像水塘里不断翻滚上涌的水,轰轰轰地响。又像快要煮沸的粥,哗啦哗啦。回忆起问桂道圩漫决的那一刻,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桂湖村村民吴女士这样向南都记者形容。7月8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昌江发生超20年一遇洪水,导致鄱阳县问桂道圩发生漫决,决口长约120米,影响15个行政村,桂湖村就是其中之一。

7月13日,南都记者从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获悉,23时8分,经过83个小时的奋战,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决口封堵已合龙。

预兆 田里有水涌出,像泉水一样

吴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村子里的圩堤会突然倒了。圩堤那么高,那么坚固,连1998年的那场洪水,圩堤也纹丝不动。

今年65岁的吴女士是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桂湖村村民。从吴女士家步行约20分钟,是当地一座万亩圩堤问桂道圩,圩堤外就是昌江。

据江西省防汛抗洪指挥部通报,7月8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昌江流域水位迅猛上涨,发生超20年一遇洪水,导致鄱阳县问桂道圩发生漫决,堤内1.5万多亩耕地被淹。

问桂道圩漫决之前,几乎没有给人们太多的反应时间。

吴女士告诉南都记者,起初,是7月8日那天,村里的种粮大户像往常一样,去自家农田里查看水情。“他就发现田里有水涌出来,像泉水一样,一点一点往上翻。”吴女士说,种田的好手都知道,这是圩堤外的河里往田里渗水。将险情报告给村里之后,村干部立即组织人手,用农用车装载泥巴,把出现泡泉的位置堵住。

当天下午,吴女士打圩堤走过,水已经很高了,“站在圩堤上几乎可以够到河里的水来洗手。”而仅仅在10天之前,河里的水距离圩堤至少有5米高。村民们也开始有些害怕,想着“这么大的水,怎么得了”,纷纷开始把自家的物品往楼上或者更高的地方搬。

村里的抢险持续了大半天,直到已基本堵住了险情位置。村民们又接着去围堵另一个更低洼的圩堤口。

决口 六旬老人说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乡村里的大事,往往是靠村干部敲着锣跑遍村子,才传进各家各户的。

7月8日晚上8点多,吴女士听见村里开始打锣。桂湖村和很多中国的乡村一样,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老人小孩在家里,那个时间,有的人已经睡下了。

吴女士还没睡,天下着雨,她打把伞,套个雨靴往外跑,想去圩堤上看看。一路很多村民都说,没事,我们的圩堤多坚固,怎么会倒。吴女士听了,便打算回去睡觉。

回头走了几步,还没走到家门口,村子里一下停电了,漆黑一片。同村的老人家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连忙说不得了,可能圩堤倒了,快点回家搬东西。

吴女士家只有她和老伴两人,停电之后漆黑一片,本想拿几件衣服,转眼水漫到了院子门口的台阶上。突然接到在外工作的儿子电话,儿子说,别拿东西了,赶快逃命。

换洗衣服都没带,只捞了个钱包,慌慌张张穿着雨鞋出门,水已经快到膝盖了,雨鞋也进了水。吴女士夫妇跑到地势较高的村民处,在他们家坐了一晚。

“哪儿还睡得着,吓得心里怦怦跳。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吴女士向南都记者回忆,那时的水就像以前村民家自己打的水塘,水在汤里轰轰轰地翻滚,又像快要煮沸的稀饭,哗啦哗啦地响。“有句话说,洪水猛兽,真的跟猛兽一样。”

安置 9000余名群众全部转移

问桂道圩漫决后,水位继续上涨。吴女士夫妇在村民家度过忐忑不安的一晚后,眼看水越来越大,她买了些馒头包子,被村干部转移到了村后的山上。当天晚些时候,政府工作人员派来车辆,将村民们统一转移到位于鄱阳县城的五一小学安置点。

小学已经放暑假了,村民们把上课用的桌子、椅子放到一边,黑板摆到地上,上面加一块木板,再铺一层垫子,就搭成了一个简易的床铺。吴女士告诉南都记者,一些村民因来不及跑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曾被困在家中。几天间,救援人员开着救援车、橡皮艇等陆陆续续把村民们都接到岸上来。

南都记者从鄱阳县有关部门获悉,灾情发生后,当地投入武警、消防和干部群众等600余人参与抢险救援。截至7月9日凌晨2时40分,受洪水威胁的9000余名群众已全部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无人员伤亡,相关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转移到五一小学安置点的第二天,吴女士在外工作的儿子便来看她,想把她们夫妇俩接到自己那儿去。吴女士没走,她觉得还是习惯在老家待着。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林子沛

发自江西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