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交通运输主要指标持续恢复
交通投资1.45万亿元,货运量连续两个月实现小幅正增长

由武汉发出的“武汉-基辅”中欧班列7月6日驶入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利斯基货运站。 新华社发
南都讯 7月23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有关情况。
上半年完成投资1.45万亿元
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主要指标持续恢复、不断向好,特别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恢复,基本补齐疫情造成的缺口。上半年完成投资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0%。
分季度看,尽管一季度投资下降22.5%,但二季度恢复较快,增速达21.8%,主要受公路水路投资带动,贡献率达85.5%。
其中,铁路完成投资3258.6亿元,占全年8000亿元投资目标任务的40.7%。公路水路完成投资10839亿元、增长7.8%,完成全年1.8万亿元投资目标任务的60.2%。民航完成投资401亿元,同比下降2%,完成全年1000亿元目标任务的40.1%。
孙文剑介绍,二季度以来,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98.8%,其中客运和货运企业复工率分别达到98.1%、99.6%。
其中,城市内客运方面,上半年36个中心城市完成公共交通客运量169.5亿人次,同比下降48.1%。6月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8.8%,恢复程度较一季度末提高37.3个百分点。城市间客运方面,上半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39.6亿人次,同比下降54.8%。6月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6.3%,恢复程度较一季度末提高29.3个百分点。
另外,货运量连续两个月实现小幅正增长。二季度以来,货运量快速恢复,5月、6月连续正增长,增速分别为0.4%和3.9%。上半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198.7亿吨,同比下降7.8%。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快递业务量逆势增长,增速分别超过25%和20%。上半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7.5亿吨,同比增长0.6%。其中二季度增长5.2%,自4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625个重点项目已100%全面复工
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部统筹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达产。截至目前,监测的625个重点项目已100%全面复工,并完成新开工公路水路项目430个,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牵引作用正在有效发挥。
在公路项目建设方面,目前,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全部复工。除深中通道、京雄高速外,京沪高速江苏段改扩建工程、京台高速山东段改扩建工程等重特大项目所有标段均按计划复工,建设进展和投资完成情况均好于预期,南京长江五桥和湖北省武穴、棋盘洲、白洋长江公路大桥等多个重大项目将于年内建成。
水路项目建设方面,加快推进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目前项目法人组建三方协议已正式签署,下一步将尽快开展项目法人公司注册及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铁路方面,京张高铁延庆线、京雄城际河北段等项目已取得标志性进展。民航方面,大兴机场首条货运航线开通。
海事领域年内实现北斗应用全覆盖
北斗系统在交通领域,特别是在海事领域的应用有何新进展?在发布会上,孙文剑回应南都记者提问。
孙文剑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是北斗系统最大的民用用户之一,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全面启动海事公务车、船、导助航设施北斗设备的安装应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介绍,长江干线公务船、客渡船北斗应用实现100%全覆盖,海事领域年内将实现北斗应用100%全覆盖。目前,长江干线1641艘船舶已安装应用北斗终端,其中842艘公务船、733艘客船实现应用全覆盖,另有其它船舶66艘已安装应用。全国已安装海上航标7383座,完成全部97个沿海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的建设。
同时,北斗系统国际化进程效果明显,在水上安全领域,北斗卫星搜救载荷入网启用测试等6份报告,已通过国际搜救卫星组织联合委员会审议。此外,还加快推动北斗系统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申请工作。
孙文剑表示,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在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北斗系统行业服务能力,加强北斗系统应用对交通强国建设、数字交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行业北斗系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新基建”战略的重要落脚点。
《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发行
由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编撰的《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下称《图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首次实现大湾区通航信息全覆盖。
《图集》覆盖了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澳门港等区域内共11个港口,改善现有海图产品的单一现状,填补区域港航图集空白,进一步满足航行船舶、航运企业、管理单位对航海保障信息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图集》可应用于船舶交通管理、船舶导航、海事管理、科研教学和水上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有助于提高船舶运输安全性、提升水上监管水平及应急抢险能力,也可为水利建设、航线规划、航线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进和深化粤港澳三地海事管理机构合作,加强海道测量数据融合共享的研究与应用,建立更新、发布一体化流程及常态化机制,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标准统一、无缝衔接的综合性海道测量数据和通航信息服务。
南都记者 吴单 发自北京
- 下一篇:二季度中小企运行明显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