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中小企运行明显回暖
主要指标增速均由负转正
南都讯 记者冯群星 7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等人在会上介绍,中小企业运行明显回暖,下一步将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现有政策,推动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我们在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中小企业的情况一直是让我们非常揪心的,但是现在看,相关政策对帮助中小微企业恢复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明显见到了成效。”辛国斌说。
上半年已清偿无分歧账款827亿元
在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黄利斌援引了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中小企业生产运行建设平台的调查数据来说明中小企业的情况。他表示,中小企业目前已呈现回暖态势,进入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由负转正,其中营业收入4月份和5月份分别增长了8.6%和3%,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14.9%和14.1%。
辛国斌介绍,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疫情冲击的难关,工信部在今年上半年做了一系列工作,最首要的就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例如,工信部联合16家单位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以加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体系建设。
“我们都知道,在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清欠和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力度。”辛国斌说,今年上半年已清偿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无分歧账款827亿元,清偿进度达到了49.5%,基本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地对500万以下的无分歧欠款已经全部清零。
同时,为加强防止拖欠长效机制建设,国务院于7月14日发布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把整个清欠工作纳入了法治化治理的轨道。据了解,全国上半年已累计清偿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956亿元。
对超过1.8万亿贷款本息实施延期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辛国斌介绍,为了积极发挥金融保市场主体的作用,工信部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对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对超过1.8万亿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3万亿元,同比增速27.6%。这13万亿元的贷款平均利率只有6.03%,较去年全年的平均利率降低了0.67个百分点。
同时,工信部还与财政部联合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安排中央财政资金30亿元,对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等政策引导较强的地方进行奖补。
“中央财政在这方面是花了本钱的,也是高度重视的。今年在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的情况下,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力度不仅没有减,还在进一步加大。所以,今年降费的奖补政策拿出来了30亿元。同时,我们还加强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来发挥带动作用。”辛国斌说。
- 上一篇:上半年交通运输主要指标持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