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2020年版全国流感防控方案出台,借鉴新冠防控措施

降低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费用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宋承翰 09-30 01:59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2020年版《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适时加强流感疫苗动态调配,保证接种点疫苗均衡供应。值得一提的是,《方案》称,推动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接种政策,降低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费用,提高疫苗接种率。秋冬季节也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从疾病控制和预防的角度,首先要尽可能减少聚集,保持良好通风和社交距离。尤其在人群聚集和不通风的地方,如地铁、电梯等,一定要戴口罩。此外,公众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早诊早治疗。

医务人员为优先接种人群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并非普通感冒,而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都会在全球流行。中国一般会在冬季前后进入流感流行时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有专家担心流感叠加下,防控难度加大。

对此,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今年发布的《方案》是在认真梳理近年来流感防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秋冬季传染病疫情形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措施研究起草的。

“流感和新冠肺炎作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呼吸道传染病,在防控策略和重点措施上有相似之处。”吴良有称,流感防控在加强常规的流感哨点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应急管理等多方协同,健全网络直报、哨点、舆情等多渠道监测提高流感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

每年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中国前几年的疫苗接种率并不高,远低于形成群体免疫的要求。据南都记者了解,今年已有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流感疫苗的预约接种服务。

《方案》亦明确前述与疫苗有关的防控措施。“我们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加强对今冬明春流感疫情形势的研判”,吴良有称,今年流感疫苗的接种重点人群是医务人员、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并强调医务人员作为优先接种的人群。

“主要是为了减少医务人员感染流感以后会传播给病人的风险并且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他表示,已要求各地增设疫苗接种点,提早启动疫苗预约接种,延长疫苗接种周期,增加每日服务的时间,确保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坚持社会防控措施

新冠期间的部分社会防控措施亦被用于流感防控。吴良有介绍,《方案》要求坚持“一米线”,保持手卫生,规范佩戴口罩,强调咳嗽礼仪,减少公共场所的聚集。

在院感防控方面,《方案》要求严格执行通风、消毒、隔离等规定,特别是对感染科、儿科、呼吸科、妇产科、重症监护室等重点科室及发热门诊、普通门急诊的感染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切实做好医务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个人科学防护,有效防止医疗机构感染发生。

此外,《方案》强调,应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强化呼吸、儿科诊疗能力,支持同时开展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的检测,做好鉴别诊断,确保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除流感外,秋冬季节也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时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从疾病控制和预防的角度,首先要尽可能减少聚集,保持良好通风和社交距离。“尤其在人群聚集和不通风的地方如地铁、电梯等,一定要戴口罩。”他强调。

王贵强建议,公众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良好心态、充足睡眠都是提升免疫状态的好办法。同时,也要监测自身和家人的身体情况,如果有不舒服症状,如发热、流鼻涕、味觉嗅觉消失、腹泻等,及时到医院就诊。

王贵强强调,就医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最好先在基层分级诊疗。“不要都到大医院,也会造成交叉感染风险。各地的发热门诊都会向各地公示,大家可以参考就近就医。”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