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唤回绿水青山,连平生态工业园“七彩污水”必须溯源追责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11-11 01:00

11月10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对广东河源连平县某生态工业园排污问题展开调查,村民反映“河水五颜六色,臭气冲天”。在媒体探访当日,排水渠内呈蓝黑色,园区管委会负责人现场叫停某涉事企业生产,要求“先把污水处理好”。当地环保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强对连平县生态工业园及园内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督促工业园管委会落实整改,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村里的家畜家禽短时间内连续死亡,哪怕只做最朴素的归纳,村民也很难不与周边骤然恶化的生态建立联系,尽管确实如涉事工业园负责人所言,每一项针对污染损失的“指控”可能都需要扎实的科学鉴定。但很显然,各方围绕“七彩污水”的说法与分歧并不止于此:村民讲述起码从“今年以来”,每到晚间当地的排污情况就很猖獗,“沟里散发的臭味简直熏得人睡不着觉”;在园区管理方口中,渠内出现污水却“并非日常”,平日检查“实际上极少看到”;而园区管理方这一说法并不被当地村镇多名干部所认同。

村镇干部口中“根治并不容易”的这股污水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生?究竟是“常客”还是“稀客”?起码从今年就开始的污水困扰,依然在工业园管委会负责人那里视若无物(不仅看不到,而且闻不到),到底多久才算久?涉事地方官员与村民对时间长短的分歧,不仅直接关系到众多村民的现实生存状况,而且事涉一级公职机关(工业园管委会并非企业,而是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的基本诚信与对待民众利益的态度。

这已经不是村民的第一次反馈,连平当地环保、水利等多个部门已向工业园发去整改函,“同时主动加强巡查,要求工业园加强对排污管网的管理”。但即便如此,在媒体实地调查的时间依然可以现场直击排污渠的“工作场景”,依然可以有机会让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对排污当场叫停,这是何其讽刺的景象。

“立刻停工”去治理,为何不是在村民投诉初期就有的反应,又为何不是当地环保部门在发函的同时就给出的果断处置?更进一步,环保部门在发函督促的当口,作为专业机构,是否也应该对工业园管理方口中“缺乏足够证据”的污染损害情况进行必要的取证?还是说政府职能部门对政府派出机构的执法,留有某种余地?“压实整改责任”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必须要有快速、果断的措施,恐怕也需要包括检察公益诉讼在内的有效介入,对职能部门的执法、污染企业的整改进行更为刚性的督促与惩戒。

公开信息显示,此番因排污乱象为外界所知的工业园,在当地一度被视为“飞地经济”的标杆,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涉事工业园区被寄托了诸多提升地方经济的期待。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经济发展就可以抛下让当地引以为傲的绿水青山与生态资源,连平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出此排污乱象令人痛心。

越是大项目,就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人为降低环保标准。而更令人忧虑的,可能还有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待排污不达标企业的态度,工业园区管委会为入驻企业服务,也同样担负着监管和督促的责任,不能一味护短、睁眼说瞎话。

“以前没有污水的时候沟里还有小鱼的”,村民的遗憾令人忧伤,对此的及时、有效疗愈,就只能是果断行动唤回久违的绿水青山。污水可以追到源头,权力不作为也要深究原因,连平“七彩污水”必须彻底溯源,地方权力运行过程中对执法监督的偏废、对生态发展的误读也要深入反思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