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关注网络黑灰产等热点,拓展“公益诉讼”检察领域和案件范围
对“无码老人”开展公益诉讼,消除数字鸿沟


更多精彩 扫码查看
最高检工作报告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今年报告内容体现出对履职成效、检察能力更为严格的要求,也反映出检察工作的与时俱进,如重视网络治理,关注网络灰黑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社会热点话题,推动网络秩序综合整治;还有以民法典指引检察履职等。最高检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如何?下一步工作部署会有哪些动作?我们通过梳理2013年至今的9年最高检工作报告,用报告热词、新词、以及案例告诉你。
热词 “安全”“公益诉讼”热度上升
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中,与往年相似,“起诉”“监督”成为热词,出现频次超过30次。“公益诉讼”是近几年报告中热度上升较快的词,今年相比去年出现频次基本相当,出现约18次,涉及相关领域有“铁路安全生产”“盗窃、破坏公共场所窨井盖”“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军公益诉讼”等。
另外,“安全”一词在今年报告中出现频次创新高,共出现27次。例如,护航金融安全,从严追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在公益诉讼检察中,发布铁路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推动沿线环境安全治理;守护“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万件,办理涉窨井盖刑事犯罪106件、公益诉讼424件。
“四号检察建议”发出后,消除井盖安全隐患17万多件
新词涌现反映检察机构对当下司法环境新趋势、人民群众新要求的捕捉力和应对力。对比过往8年的工作报告发现,今年最高检报告中至少有10余个新概念出现。
我国“检察公益诉讼”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创性的工作。今年报告中,“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信息无障碍公益诉讼”均为首次提到。无障碍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一个新领域。2020年,最高检会同中国残联,针对残障人士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为其生活提供“平等车轮”;针对“无码老人”出行、消费困难,开展“信息无障碍公益诉讼”,促使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
近年来,各地发生了不少关于窨井盖缺失、破损或管理维护不当导致的坠井事故。2020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窨井盖治理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了“四号检察建议”。据悉,“四号检察建议”发出后,督促整改问题管井、消除井盖安全隐患达17万多件。
对“纸面服刑”等案自查自纠,29名检察人员被严肃追责
今年的最高检报告回应公众关切,对不少主要案件中的检察工作进行回顾,以检察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例如,网络大V“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江苏检察机关首次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捕,并开展公益诉讼调查,面对检察官提审,仇某明忏悔自责,“任性”付出代价;对“张玉环故意杀人案”“吴春红投毒案”“韩显辉故意杀人案”等冤错案件建议改判无罪,三人被改判无罪,重获自由;对孙小果、郭文思、巴图孟和“纸面服刑”案中的检察监督虚设问题开展自查自纠,29名检察人员被严肃追责。
全国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7200余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今年2月2日,据最高检通报,全国共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7200余人、起诉11200余人。自2020年2月以来,最高检连续发布10批55件典型案例及4批19件从严追溯典型案例,频率之高、力度之大极为少见。涉疫犯罪主要集中在核酸检测、疫情流调、违反出入境检验检疫规定、妨害疫情防控、制假售假、高价倒卖、借机诈骗、暴力伤医等多个领域。
10-11版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南都京沪新闻中心
统筹:邹莹 程姝雯
数据采集分析:张雨亭 凌慧珊 刘嫚 李润泽子
实习生 张瑾杰 佘成雨
设计:刘寅杉 张许君 林泳希 欧阳静 陈志芳
技术:南都产品技术中心 周炳文 王思逸 黄文晓 吴俊泽
数据来源:2013-2021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最高检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