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学校老师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广铁一中考点,考生收到母亲买的甜筒和亲手做的小手工。

广州天河中学考点,家长向考完试的孩子献上鲜花。
高考结束后,部分考生仍要继续在校封闭管理的日子。昨天,南都记者连线广东实验中学和广州市培英中学的师生,了解他们在校动态。在视频连线中,培英中学有学生表示,“不用担心我们,学校里有老师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期待学校办一个与众不同的毕业礼
继续留校隔离的生活也可以很丰富多彩。在考后留校的第一天,广东实验中学的学生们与老师开展了一场场足球赛和篮球赛,校长全汉炎还上阵加入了足球赛的阵营。
来自培英中学高三(15)班的李同学告诉记者,留校期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放松方式,且每个班级都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大家会组织在一起看一场电影,也有的班级会和老师一块玩一些团体类的游戏。”同时,培英中学还开放了很多包括体育馆、图书馆在内的功能场地,供学生娱乐和放松。“有的同学考完试觉得比较累,也可以选择在宿舍休息。”
培英中学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学校里的老师在考生隔离期间,一直密切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这边是高风险地区,管控比较严格,物资配备问题比较紧张。”据王同学介绍,从考前必需的学习文具,到日常的矿泉水、食物等物资,只要学生提出需求,老师都能第一时间统计所需的物资数量,及时进行供应,解决了他们很多生活上的难题。
有些同学在考完试后,难免会产生“想回家”的心理。学校老师们总会及时注意到学生的情绪波动,积极与学生沟通。
面对封控区域之外社会对学校高考生的关注,王同学在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余,也表示“大家不需要太担心”:“学校里有老师,他们能把我们照顾得很好。”而李同学则告诉记者,他感受到了来自许多人的帮助与陪伴,“有他们一起前行,这场高考、这场疫情并没有那么可怕。”
采访中,李同学还告诉记者,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学校领导对他们所作出的承诺:“不管这次疫情持续多久,只要疫情控制下来了,就会为我们这一届学生办一个与众不同的毕业典礼。”
特殊高考让一些学生改变职业规划
高考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过疫情下这场特殊的高考,学生会否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更多清晰的想法?
在“这次特殊的高考经历是否对自己的志愿填报产生影响”的问题上,培英中学两位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李同学表示自己一直想去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之类的专业,“能够分析观察更多人与性格”,这次疫情对于他的志愿填报没有太大的影响;而王同学则告诉记者,自己本身倾向于选择师范、历史、国际政治之类的专业,而在这次特殊的高考中,他看到了许多积极付出、不计回报的人民教师,“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师范专业、成为一位人民教师的决心”。
“首先是看到了这次疫情中,我们在学校的十几天里,其实除了检测核酸外,几乎是感觉不到疫情的复杂多变等紧张形势的。”省实的黄山同学表示,在校内和校外的两种不同感受,让他明白了,能够维持良好的复习备考环境,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工作到很晚,很辛苦,我自己深受触动,也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一个能让其他人感到幸福的人。”
她想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其实就是在高三以前,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很迷茫,因为感觉自己的爱好比较广泛,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划。”广东实验中学的刘恬怡同学表示,经过疫情之后,她想去从事跟新闻传播类相关的工作,“就想当一个能够去探寻人们心理,或者是能够报道一些事情的新闻工作者。”
刘同学表示,自己以前曾做过一篇语文的阅读理解,其中有一句话说到:社会记忆往往不如个体记忆来得那么鲜明和深刻,然后自己看到有关疫情里面的一些个体的报道,就发现确实能很真实地看到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群体对于疫情的反应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些很打动人的瞬间,其实就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就很容易因为这些事情而感动。”
经历过疫情下的高考,刘同学表示,这是一次特殊的成人礼,她非常感激老师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这次高考中给予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经过这次特殊的成人礼,我想对他们说,因为有你们,我才能在疫情期间,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在平静的校园里经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因为你们的付出,让我有更好更光明的未来。你们或许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平凡,却给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意义。”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全汉炎勉励学生: 心中要有爱,目中要有人
“心中要有爱,目中要有人”,省实校长全汉炎表示,高考结束后,学校继续全力保障所有留校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可以说是“后高中时代”,没有升学压力和任务,又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他勉励学子做一个有情感、有情怀、有智慧、有担当,能自觉服务社会和人民的优秀公民。
全汉炎称,在紧张之后,能够有几天闲适的时间与师长相处,与同伴相处,未尝不是个难得的机会。他希望学校有力的保障,有序的组织,丰富的活动,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情谊更加深厚。“我相信这种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一定会成为大家终身难忘的回忆。”
“这段时间,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于育人,分数不是目的,高考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全汉炎称,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和发展人,希望走出学校的学生应该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有情感、有情怀、有智慧、有担当,能自觉服务社会和人民的优秀公民,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去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没有分数就没有今天,只有分数就没有明天,教育既要关照现实,但一定要脱离功利。心中要有爱,目中要有人。
战疫妈妈感想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金玲:望早日降为低风险,去接高考儿子回家
“是呀,都巴不得赶快把他接回家啦!但其实也没什么嘛,我们那代人更辛苦的啦,哈哈哈!”6月9日下午,在广东实验中学读书的儿子高考结束,吴金玲松了一口气。
她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长。今年儿子罗迪在荔湾隔离高考,她冲上战疫一线,母子两人并肩战斗。6月9日,广东高考结束。当日下午,广东实验中学负责人表示,将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在校人员平安、有序离校。计划到6月13日完成相关工作。
“今天我们医院科室调休啦,我就去图书馆看看书。昨晚学校通知,13日儿子就能离校了,我们晚饭就联系了他。哈哈哈,我跟他视频,他给我调成了语音。”吴金玲笑着说,“后来给他发微信说,儿子这几天怎么吃的饭呀?他跟我说,用筷子吃的,哈哈,真的是!成绩也不敢问嘛,哈哈哈,就问问在干嘛,他跟我说,在吃饭啊,吃了就睡了啊!”
高考结束后继续隔离,家里的老人担心孙子吃苦,“我就劝奶奶,再苦也没有你们那个时候辛苦嘛。”吴金玲感概,“虽然巴不得儿子早点回家,但大家也是都希望做好高考之后的防疫工作,都是可以理解的。”
吴金玲和家人计划,如果13日儿子能顺利回家,到时就一起去接儿子。“我让他这几天把自己的东西打包好,带不走的就算了,因为我们只能在低风险区接他,他自己带着一堆东西也不方便。”
高考一役终于结束,看着儿子电话里、微信里发来的玩笑,吴金玲也放下心来。“嗯!希望早日变成低风险区域,那我们就可以去接他啦!”
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李佩佩:家长很感激学校,为孩子做了太多
“我们家长都很感激学校,为孩子们做了这么多,隔离的同时还要帮助孩子们高考,让我们家长没有顾忌和担心。”
6月9日下午,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优生遗传科副主任技师李佩佩的女儿,在广东实验中学封闭考场提交了最后一份答卷,结束了有史以来最“特别”的高考。
此前,因为广州市荔湾区疫情的原因,李佩佩的女儿已经在学校隔离了一段时间,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全由学校老师负责,孩子一直没能回家。
而高考前夕,李佩佩也奋战在战疫一线,她一直在街道现场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非常时期、共克时艰,医院抗疫有什么需要,我随时准备到位,抗疫是大事,家人和孩子都非常支持”。
高考结束后,广东实验中学负责人表示,将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在校人员平安、有序离校。计划到6月13日完成相关工作,李佩佩的女儿和同学们还需要在校短暂隔离。
“老师们像保姆一样帮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家长,非常感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能安心高考,家长也可以放心工作,轻松一点。”
李佩佩感慨,女儿在学校的时间很长,也很想家。“但在学校的生活都被老师们安排好了,老师、校长也会在班群里和家长们及时沟通,他们真的很负责。”
对于仍然要继续隔离的孩子,除了思念之情,李佩佩也直言对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信任。“之后几天的隔离生活,我们家长也没有过多的担心,相信学校会做得很好。”
对于母女二人而言,考前这段日子诚然难忘。“考试前几天打电话时,爸爸有点啰嗦说了挺多话,没想到孩子问爸爸,‘你是不是很紧张?’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说的话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和压力,所以考前这几天我们也没敢沟通太多,怕孩子有压力,她压力大,家长的压力就更大。”
如今,高考结束,李佩佩暂时不能和女儿团聚,面对不可抗力,李佩佩鼓励女儿,“加油,孩子,放心吧,再过几天就能回家了!”
10-11版: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叶孜文 叶晓文 董晓妍
王道斌 实习生 马欣瑞 郭子扬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徐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