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 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勇敢“雨燕”带残友逆风飞翔

助人为乐
人 物 简 介
张莹莹
女,汉族,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她带领团队成立了4家社会组织、两家企业,在岗员工90%以上是残障者和残障儿童家属,帮助2700多名残障者成功就业,探索出一个残障者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心灵不残疾,不放弃追梦,不畏艰难困苦,就能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张莹莹
在深圳,有一位“勇敢的雨燕”,她是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会长——张莹莹。幼年时,一场小儿麻痹症让她的下肢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然而,她坚强乐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一个残障者就业的“多元化就业”模式。她带领“雨燕”团队运营着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IC爱创空间”。
精准匹配 带领更多残友勇敢追梦
2018年,张莹莹与龙华区残联筹划创办IC爱创空间,全称为“龙华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来深圳追梦的张莹莹,带领更多的残友和她一起“飞翔”起来,勇敢追梦。
张莹莹告诉记者,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最迫切的是建立信心,勇敢迈出家门。因此,在IC爱创空间提供的服务中,就包括语言专业培训、心理辅导、就业对接等内容。根据残障类型精准化的匹配,团队实现了“残障伙伴们走得出去,让企业走得进来”的目标。团队会在每一次活动开展前,在当地进行精细化调研,进而组织合适的活动、提供恰当的帮扶形式。如今,“雨燕”的活动范围拓展到全国。前不久,在广州开展的一次沙龙培训上,她了解到残障伙伴们对短视频方向的兴趣,便着手开展起了技术培训和职业匹配。此外,她还积极推动“互联网+就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以需求为导向,使残障者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做不到精准化的匹配,就很难调动起大家的动力。”
“要先打破对残障人士的传统认知。”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兴起,张莹莹开始培训残障者进入这一领域。“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很多都是视障人士,还有一位视障伙伴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水中瑜伽教练。”该项目已成功开发出互联网开发、翻译、外贸、教育、花艺、人工智能、3D打印、人力资源等10余种岗位,一些重度残障者还可居家就业。目前团队已孵化23家企业及社会组织,科技企业居多。以创业带动就业,残障伙伴们的收获与新生,也成为了张莹莹的动力来源。
扶贫济困 “雨燕”振翅不停歇
去年母亲节,张莹莹收到了一名外省受帮扶残障伙伴打来的电话,“张老师,我拿到了第一份收入!我给妈妈买了一份母亲节礼物,这是我长到38岁以来给她买的第一份礼物。”张莹莹十分触动,她期望在更广范围实现残障者的人生价值、改变命运。
为此,张莹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带领团队连续3年赴深圳对口扶贫的广西东兰县、凤山县,开展心理辅导、就业上岗等培训,由依赖政策帮扶转向创业就业脱贫。她还组织团队在凤山县开展“残障者就业技能培训班”,共有57名当地残障者受益,收入高的每个月可达7000元。
来源:人民日报 南方+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