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装修风”,背后都有一本生活账
街谈
一批年轻人的毛坯房装修引发众人关注,或风行网上或见诸报端。不久前,一则“女生花光十年积蓄入住毛坯房”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相关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广泛讨论。网友点评,这是战后风、极简风、侘寂风……南都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住毛坯房的年轻人并非个例,来自哈尔滨,目前在广州工作的詹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詹先生在其斥“巨资”1.6万元(硬装+软装)装修的花都的家中,已经度过了近3个春夏秋冬,他不觉受苦,反而为三年省了9万房租而颇为自得。因为外面租房,月租2000元,加上水电费、物业费等每年开支约3万元。
住毛坯房近三年,省9万元,这账没毛病。必须要说明的是,类毛坯房的极简风还真的是日本、北欧等地曾经或者现在最流行的装修风格之一,当然这种风格只是毛坯房设计,不是真毛坯,而是反向装成毛坯。这与我们前文所说年轻人住的“毛坯房”显然是两种概念,前者是主动,后者更多的是被动。正如文中的詹先生坦言,“哪有什么风,住毛坯房的真相就是没钱装修风”,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不装成真正的极简风,那与“何不食肉糜”之问有何区别。
笔者熟悉一位家有独生子要结婚的上海老阿姨,婚房是头等大事。阿姨硬是将自家现住的顶楼“老破小”(无电梯)让出来给儿子豪华装潢好做婚房。老两口在附近租房凑合,一天跑个无数趟。这豪装虽价格不菲,无疑也是另外一种生活的真相。
年轻人在一二线城市扎根不易,努力工作,加上掏空家里“六个钱包”,能买下一套自己的房产,每个月供起不菲的房贷,已经是很少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装修此刻就成为了再也接不上去的那口气,不要说再掏出数万、几十万,下个月一千多块的生活费估计都有困难。当然,我们身边也不乏那种租房无所谓,但喜欢先把有限的薪资投入无限的享受当中,譬如买豪车、名表、名包的年轻人。但这显然与我们的传统观念不符,老人看了要摇头。
大城市光怪陆离,但总有一些机缘留给肯努力的人。只是世事唯艰,背后往往多少艰苦不可告人。经历了艰辛,有的上了年纪的人不肯花钱,两块钱可以买四个带烂疤的苹果。路灯下的拾荒者,一根扁担,两头各一个蛇皮袋,装着他的全部。更多的年轻人刚步入社会,等公交车可以等半小时,坐出租车死盯着计价器看。一切都只是为了生活在努力,即便遇到逆境,即便不知道希望在什么地方,但仍然还会努力,哪怕并不知道这个努力有什么用。也许坚持努力本身给人的信念和动力反复循环下去就是最大的作用。
“没钱装修风”无疑是一种极端现象,做这种选择的人都会有各种的考虑,而其背后,可能都藏着一本生活账。 □蒋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