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星的风险调查为何重要?
街谈
近日,知名歌手韩磊被前任经纪人举报疑似存在千万元级别的偷税漏税行为,引发舆论关注。该经纪人之前因演艺代理纠纷与韩磊对簿公堂,并且一审败诉,在这个节骨眼举报,有挟私报复之嫌,具体事实尚待税务部门查证。但不得不说,韩磊被爆料的时间点较为敏感,前不久多位风光一时的流量明星或因违反法律,或因道德失范而彻底“退圈”,相关监管部门对其作品、商业代言也同样采取“零容忍”的严厉态度,下架、停机、撤档。
韩磊显然非这些“鲜肉”、“另类”、“花瓶”类型艺人所能比,多年来凭硬实力唱功一向属“浓眉大眼”型明星,也几无绯闻,被赞一句“德艺双馨”也并不为过。但倘若偷漏税属实,则对于韩磊本人,以及其代言的商家(广告主),甚至其所演唱主题曲的电视剧、电影出品方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这也不禁令人有“防不胜防”之感。
事实上,从8月下旬开始,管理部门从强化明星自我约束、强化粉丝消费管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等八方面对文娱领域开展了综合治理。一时间制片方、播出平台、广告主纷纷利用“土办法”自发开展前期“风险调查”,使得市场上做“艺人风险调查”的专业机构再次大热。据称某专门针对娱乐产业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公司,不到一个月的接单量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以往大家签明星只看明星的商业价值和粉丝,“现在第一看风险”,对待签约艺人已颇有企业IPO上市之前风险尽调之范。
通常来说,对于因签约艺人自己的原因导致广告等宣传行为被阻,合同当中都会有相关条款要求艺人反过来要对广告主担责并进行补偿,但彼时对于广告主来说,品牌声誉显然已遭连累,过往宣传需要“打补丁”不说,当年工作安排也是措手不及。而对于一些劣迹艺人领衔的影视作品来说,则是灭顶之灾,投资全废,别的艺人也会被无辜连累。因而,合同当中的“对赌”虽可亡羊补牢,但选择事先对拟签约艺人严格尽调这一做法显然更为审慎而负责任。
当然,从人性角度来说,艺人风险无法预判。但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还是能够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据媒体介绍,当前“艺人风险尽调”主要针对四个层级风险。一是损害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言论行为的政治风险,二是触犯现有法律的法律风险,无论中国籍还是外籍。这两类风险属于零容忍范畴,不会再有任何机会翻身。三是婚外情、私生活混乱等道德风险,四是耍大牌、片场不配合等口碑风险。后两者需要线下调查来配合,包括走访艺人以往合作过的影视剧组,收集相关评价、搜集个人私生活中未经报道的疑点等。
事实上,市面上一些广告主对包括现有作品和进入接洽名单的所有演员,都正在重新进行风险评级。评估维度大致围绕已发生的明星负面事件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设计,评级在一定级别之下将不予采用。这也说明以往市场一热,流量一火,签约蜂拥而至,明星根本没人注意风险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尽管没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无死角,但风险尽调还是有可能把视野之外的事情排查出来,尽最大可能帮助委托方降低风险。同时,风险尽调也可以起到反向警醒作用,时刻提醒艺人要洁身自好。广告主要流量,更要安全,安全才能持久。 □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