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学防疫,最大化激活国庆消费潜力
来论
国庆长假首日旅游数据新鲜出炉。监测显示,国庆节当日,广州全市接待市民游客220.49万人次;湖南全省纳入监测的景区、乡村旅游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361家,共接待游客127.52万人次。湖北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123万多辆,环比上日增长80.31%;江西南昌站、南昌西站两火车站总计发送旅客人数达29.8万人,同比增幅9.6%,是历年单日旅客发送量之最……
秋高气爽,七天长假适宜出游,国庆黄金周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几天前,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就分析指出,今年国庆节游客人数将增加。从长假首日来看,国人出游热情果然高涨。
游客出游火爆,是旅游相关行业乐见的景象,也是各地政府高度期待的表现。2020年前,旅游对经济贡献越来越大,如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2019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但2020年暴发疫情后,旅游业深受影响,对GDP贡献缩水。
今年国庆黄金周是提升旅游贡献率的重要契机。各地从景区到公共服务系统,以多种措施鼓励出游。用多彩活动引流,如广州主要公园景区在国庆期间将举办科普类、花景类、惠民类等各类活动65项,超过200场次;北京提供各类线上线下重点文化活动479场。以门票优惠吸引游客,如青海省30多家景区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措施。这么多活动和优惠措施,“总有一款适合你”,不少游客的出游热情被一次次点燃。
同时,鼓励出游不忘科学防疫。一方面,严格落实防疫措施。虽然国内疫情防控效果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处于低风险地区,但疫情防控是安全旅游的前提,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到文旅部,均对国庆期间的疫情防控提出明确要求。另一方面,禁止不当防疫干扰出游。比如江西省明确要求,严禁层层加码,坚决取消一切不合理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这为游客出游扫除了障碍。
强调科学防疫汲取了之前的教训。去年,疫情形势有所好转之后,某些景区立即出现游客扎堆现象,且部分游客不戴口罩,被称为“报复性消费”。这明显背离了“限量、预约、错峰”等防疫要求,相关景区不得不紧急改正。今年国庆假期,不排除某些景区放松防疫要求,也不排除某些基层为减轻防疫压力层层加码防控措施。这需要以现场暗访、关注舆情等措施主动应对。
坦率说,受疫情影响的旅游业和地方经济,都急切需要今年国庆黄金周在消费端做出更大贡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95亿元,比上月大幅回落6个百分点,同比仅增长2.5%,两年复合增速为1.5%,比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下行较快。而且,今年中秋假期的人均旅游消费数据相比2019年同期降幅不小,这提示我们消费数据有点疲软。
国庆黄金周对经济的最大贡献便是消费。因为这是除春节假期之外另一个时间最长的法定假期,职工都是带薪休假,学校、企业等单位放假,最适合全家一起畅游。所以,各地要在科学防疫的基础上,最大化激活国庆消费潜力,以显著提升消费数据。除了放假前做出的相关安排外,还应该密切监测国庆期间消费市场,随时应对侵权、安全等问题,尽最大努力释放消费潜力。 □冯海宁
- 上一篇:对明星的风险调查为何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