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河南暴雨“救命文档”的女大学生:
通宵帮人完善《山西暴雨求助》文档


李睿。 图片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微信公众号
今年7月,暴雨侵袭河南多地,一份《待救援人员信息》在线文档在网络刷屏,并成为民间抗洪资源对接平台。文档创建者正是Manto。这个假期,南都、N视频推出“国庆回访奋进青年”专题报道,再次与Manto李睿对话。
调整策略 推动信息为救援所用
近日,山西多地被暴雨侵袭,造成人员伤亡。10月7日一早,有网友在李睿的微博下留言,“馒头姐姐,本山西小孩快要难过死了”。她回复,“别担心,我们在帮忙了。”
李睿告诉南都记者,10月6日返校后,她收到一位陌生女孩的求助,“她想做一份山西暴雨的互助文档,但不知如何操作。我们拉了群,梳理流程,分工合作,整理录入核查信息,大家几乎忙了个通宵,4点多才睡。”
7月20日晚,关注河南暴雨互助信息的李睿用昵称“Manto”创建了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在线表格,并敲下第一行字:“求救人员信息,救援人员信息”,开始录入从各个渠道搜集到的各种求助信息。随着这份文档在朋友圈刷屏,不断有志愿者加入文档维护。这份最初简单的统计表格已更新至数百版,成为多用途的民间抗洪资源对接平台。
两次参与暴雨救援互助,李睿也在总结经验。“文档只是承载信息的工具,最核心的任务是要推动信息为救援所用,形成一个闭环。”李睿告诉南都记者,“这次山西的情况和之前郑州暴雨不一样,山西多地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倒塌,最严重的地方是没有信号的,因此个人的求助信息较少,需要专业的救援队去挨家挨户搜查救援。”起初,《山西暴雨求助》文档建立后,收到的有效信息录入并不多,反而因文档扩散被更多人因好奇点击导致加载缓慢,“我们的技术人员不断地修bug,反而变得低效,文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李睿很快调整了策略。10月7日下午,她在微博发布了5个子文档,分别对应最新道路情况、物资需求、安置点、重点灾区信息、求助信息的上传通道,“如果有可靠信息且已经核实,请按分类填写对应文档。”
希望从事公益工作 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生于1999年的李睿,刚刚过了22岁生日。7月创建河南暴雨“救命文档”时,她刚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毕业,曾获该校“十佳女大学生”“优秀毕业生”称号。如今,她又在熟悉的校园开启了研究生生活。
在9月的开学典礼上,李睿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放眼到我们现在,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李睿说,“我想是三个方面,学习的目的首先是要掌握足够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是做事的基础。其次是要端正心态,明白学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自己想要什么。最后要思考,有了这些知识、心态,你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李睿告诉南都记者,因创建“救命文档”受到关注后,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不过,她觉得自己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事情都想开了,没有以前那么焦虑了。能为他人做一些事,即使牺牲了一些个人时间,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次经历给我的就业启示,要做一个能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李睿说,她希望从事互联网产品相关的工作,把某一样产品做好,更高效、高质量为社会服务,希望未来可以从事适老化、社会公益方面的工作。
李睿告诉南都记者,她希望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初心:“心存善意,不要功利。希望我这一辈子不论生命长短,能做一些不愧对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刘苗
- 下一篇: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扎根特区24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