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贵重物品请保价 少为理赔起纠纷

律师认为对不保价商品作出“限制性”赔偿不属“霸王条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苗 傅晓羚 吴佳灵 11-07 01:30

  为什么包裹破了?为什么包裹里面的东西坏了?价值2000元的物品寄丢了为何只赔75元?

  除了个人信息泄露、无法自由选择快递公司,消费者还遭受快递暴力分拣、快递无法送到家门口、快递理赔难等问题。

  最近,天津蓟州的王哲遇到一件烦心事:花了800元在网上买了一把紫砂壶,寄到时壶盖碎了。王哲联系快递公司要求赔偿,对方以该紫砂壶没有保价为由,只同意赔付3倍的快递费即75元。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可自主选择是否保价,如果保价则相当于同快递企业达成合意,一旦出现丢损,快递公司应按照保价金额范围进行赔偿;如果未保价则按照民事法律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不过,快递公司如果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就要全额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快递丢损很常见 未保价赔快递费

  

  今年,“某快递员把客户12箱快递送垃圾场”一事引发关注。网友“@王的米”爆料称,其委托顺丰快递寄送的12箱物品(含艺术品、设计图纸、日记本等),只收到8箱,4个箱子丢失,且收到的箱子里物品被严重损坏。经多番追问,顺丰称将快递误送到了垃圾场。而顺丰2000元的赔偿方案令“@王的米”非常不满。

  类似的纠纷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快递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快递纠纷日益增多,而频频发生的快递损坏或丢失情况,更是成为消费者与快递公司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

  四川成都的邓女士通过速递,将一批画作从北京快递至成都,但收货时,其中一幅价值70万元的国画已损坏且无法修复。快递公司表示,根据寄件人所签订的快递服务协议,因邓女士没有对快递物品进行保价,按规定只能赔付300元。

  浙江温州的许先生花200元在网上买了两盒小西红柿,寄来时快递包装严重变形,里面的很多小西红柿都被挤烂了,汁液往外渗。快递以许先生的快递没有保价为由,一开始仅同意赔付38元快递费,经反复沟通,又增加了50元的补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快递丢失、破损的问题,理赔往往成为一道难题——快递公司通常依据寄件人与快递公司签订的协议进行赔偿,而各大快递公司对保价之外的赔偿标准大同小异,通常是参照运费且设置最高赔偿额度。

  如顺丰规定,未保价快递在运输环节发生灭失、破损、短少的,顺丰在7倍运费的限额内赔偿托寄物的实际损失,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未保价,视为托寄物品价值不超过1000元。

  圆通规定,对未保价物品的损毁,承运人依照其损毁程度按实际运费的3至5倍进行赔偿(如运单上所填写的申报价值低于实际运费的3倍,则按照申报价值赔偿)。

  

  是否属“霸王条款”? 专家持否定态度

  

  采访中,多位消费者提出,各大快递公司均对不保价物品作“限制性”赔偿的规定,且均为格式条款,消费者不勾选“同意本条款”就无法寄送快递,根本无法选择,这是否构成“霸王条款”?

  对此,北京物资学院教授邬跃和北京嘉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丁红涛律师均持否定的观点。

  “所谓‘霸王条款’,主要是指违反公平原则、免除或减轻企业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条款。”丁红涛说,但寄递物品的价值有大有小,价值10万元和价值10元的物品,快递企业承担的风险相差很大,对价值较高的物品,消费者通过保价方式支付较多的快递费,反之则支付较少的快递费,这很公平。

  邬跃说,保价为国际惯例,国际公约有相关规定,也非常合理。若商品本身价值高,如古董、艺术品或易碎品,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对待,就会增加保护成本,运费价格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声音

  有约定遵从约定 无约定争议较大

快递丢损到底该怎么赔付呢?

  “若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快递公司告知消费者快递可以保价,且已告知保价最高额,消费者衡量后仍选择使用该快递公司,则依据合同自由原则,有约定遵从约定。若最高保价额度不足以赔偿快递的实际价值,则消费者自担风险。”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说。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孟强说,消费者选择保价,相当于同快递公司之间达成了一个合意,出现丢损时,根据丢损程度,快递公司按照保价的金额范围来赔偿;未保价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