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古鹤村掠影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何霖 02-09 00:00

  游人

  何霖/南沙

  古道,是镶嵌在中山古鹤村历史书页上的一段锦,也是一册经卷。

  在冬季冷风里,我迎面走进这1000米的经卷插页——石板路,站在1882年李鸿章代光绪帝圣书的“乐善好施”牌坊前,看竹影摇曳。

  古鹤街平平仄仄,它的身世刻在地面的石板上,写在蚝壳墙里。

  此刻,阴郁的光影正被百叶窗吞噬,封存的枯井正流淌昔日古鹤的繁华。那些人,那些事,好像在传说里隐去,只剩下我,独自寻觅。

  古道深处,那棵沉寂的大叶榕和古码头,似乎枕着远处的青龙山影子酣睡了百年。我蹑手蹑脚,不敢去抚摸一缕从门缝里挤出来的光阴,生怕惊扰古巷子颐养的天年。

  月光熏染在斑驳的墙面上、屋檐下、路槛旁,我仿佛听到了几句曼妙的粤语清韵,如同黛瓦飞椽上的白鸽扇动细腻的翅膀,在耳际翻飞旧时的记忆。

  蹚过桃源堡的河涌,吹过东街里的凉风,抚过清举人的旗杆,走过古鹤街的石板路,光阴在百年经卷上婉约,我低头,看见了从前的自己。

  我开始谨慎起来,在落日的阴谋中,怕我的灵魂变得卑微和惶恐。我向周边的植物致敬,旧瓦楞上蔫歪的小草,正像我此时穿巷而行的身影。时光的印痕如此之深,除了沧桑的味道,不再有其它。

  在古鹤福群路东街18号,我遇见和集。和集是一栋楼,也是一间民宿文化馆。遇见在冬季日晷封印的午后,惊喜却并不输于春暖花开的季节。

  草色入帘,指弹素琴。掬一抔净土,吹一曲柔情,卸下浓妆艳抹,脱下贪念的霓裳羽衣,追随时光旖旎,赴一场湾区文人的和集之约。

  古朴典雅,平仄有韵。把文学无处安放的灵魂陈列于此,力透纸背的笔墨,便是对生活的最高回报,便是一生的追求与信仰。

  一壶古井清茗,等于一首琴弦古韵,指尖流淌的旋律在侣竹亭上重谱宫商角徵羽;一篇俊秀文章,能在和集找到知音,觅到另一个自己,有所求,也无所求。

  古鹤,是一部历史经卷,正带着颓败与繁荣,等待我相遇的目光。

  一种爱,不用说;一种情,不用问;一条古道,不用时常记起;一本经卷,不用长久传诵;一场和集,总在心中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