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高质量的建议和提案从何而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肖俊 03-08 02:10

  来论

  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按照议程进行,代表委员们也一如既往地展现履职和参政议政能力,他们需要履行的职责不仅是听取、讨论和审议、表决,还有提交建议和提案。在当前大众传播相当发达的时代,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关注度高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建议和提案普遍涉及社会民生,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

  一定程度上来说,近二十年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履职表现越来越好,相当多的建议和提案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仅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展现了相当高的专业素养和公共精神。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社会各领域中一些长久存在的顽疾陆续得到解决,养老、医保、环保等社会民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变。认真履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像大国良医,不仅能看到问题,也能发现病因。他们也像学者那样,有着深切的关怀意识和问题意识,同时还有前瞻意识。他们的很多建议和提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可行性,使得问题能够得到较快解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代表和委员都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也有部分建议和提案看上去略显粗糙,或者可行性不强,但瑕不掩瑜,从议题和内容仍然可以看出他们的社会关怀。

  当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表现之所以越来越好,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是代表和委员的结构不断优化,中央提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要体现广泛的代表性,提高基层一线特别是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妇女人选的比例,控制领导干部人选比例。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对基层社会、基层工作有直接的了解,因而建议和提案更接地气。譬如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公交集团驾驶员王艳,她的“完善快递上门服务”和“完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建议都来自她对基层的了解和关切。

  其次是各级人大和政协越来越重视建议和提案工作,相关工作也越来越规范,目前已经成为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工作的一个渠道。按照规定,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将建议和提案办理情况反馈给人大和政协,并直接获得建议人和提案人的肯定才算是真正落实。正因为人大和政协将建议和提案工作制度化了,代表委员对建议和提案越来越认真,他们更能感觉到肩负的责任。

  第三个方面是人大政协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民意,与社会的互动成为常态,发挥了政治沟通的作用。许多建议和提案就是来自网络平台上网友的建议,网络上的一些舆论热点成为他们寻找建议和提案线索的来源。譬如,一些代表提出要从多方面建设生育友好社会,就是来自于对网络社会热点议题的总结和思考。当前这样的平台有许多,大到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小到街道社区居民微信群,都是民众反映问题、表达意愿的平台,共同构成我国社情民意的基础,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活跃的空间。

  应该看到,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快速发展,离不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认真履职。听取、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与建议和提案工作同样重要。建议和提案不能替代公共政策过程,只是为公共政策提供材料、意见和建议,但仍然是重要的、制度化的参政议政途径。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