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英烈名誉案等10余案件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
追诉拐卖人口犯罪 深挖历史积案
最高检工作报告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报告内容体现出对履职成效、检察能力更为严格的要求,也反映出检察工作的与时俱进。如将十余起典型案件写入报告,展示检察机关服务社会的职能;拓展“公益诉讼”检察领域和案件范围,关注群众需求,彰显法治的温暖与力量。最高检上一年的“成绩单”如何?对比历年数据有哪些变化?下一年有哪些工作部署?一起来快速了解。
王富玉、王立科等23名原省部级干部因贪腐被起诉
在合力推进反腐败斗争方面,全国检察机关2021年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0754人,已起诉16693人,同比分别上升了5%和8.8%。与国家监委等共同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起诉受贿犯罪9083人、行贿犯罪2689人,同比分别上升21.5%和16.6%。对王富玉、王立科等23名原省部级干部贪腐犯罪提起公诉。报告还提及,对17名逃匿、死亡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河南检察机关对逃匿境外拒不归案的程三昌适用缺席审判程序提起公诉,已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0余起案件写入报告 涉及生态环境、网络诽谤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用典型案件引领法治、促进治理是检察办案的更高追求。梳理发现,今年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有十余起典型案件,涉及生态环境、网络诽谤、证券违法犯罪、贪腐犯罪等多个领域。比如,“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造谣祖孙照为‘老夫少妻’案”“网络博主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等,体现了网络时代下检察机关通过能动履职对公民人格权司法保护的强化。继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接续发布公民人格权保护指导性案例,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起诉3436人,同比上升51.3%。
严惩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 去年起诉328人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所在。报告中提到,配合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拐”“团圆”行动,严惩拐卖人口犯罪,深挖历史积案。2000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从14458人降至1135人,年均下降11.4%;起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由155人增加到328人,上升超过110%。报告称,追诉拐卖人口犯罪将继续从严;同时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综合整治,对收买、不解救、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坚决依法追诉,从严惩治。
10多个新提法亮相 涉虚拟货币新型金融犯罪
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有10多个新提法亮相,将“与时俱进”渗透进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譬如,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首提“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2021年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2000余件;今年来,拐卖人口犯罪备受关注,报告特别指出“严惩拐卖人口犯罪,深挖历史积案”;此外,报告还点出不少新型犯罪,包括制售注水肉以及伪劣保健品坑老犯罪、非法使用禁限药物犯罪、涉虚拟货币、网贷平台新型金融犯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