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民心所盼,金融所向

建行广东省分行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许爽 03-15 01:00

  建行江门开平支行进乡村为老年村民讲授金融知识

  去年以来,建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广东建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度融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立足群众需求,在开展各项宣教活动、提升网点服务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力,践行大行责任与担当。

“通过做足、做细、做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广东建行致力于在金融服务领域不断增强客户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筑牢金融素养“前哨阵地”  

  普及金融知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关系老百姓“钱袋子”的基础性工作。一直以来,广东建行积极开展常态化宣教活动,充分培养、发挥员工“前哨兵”作用,为各类群体普及专业金融知识与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据悉,2021年广东建行对内共举办400期与消保相关的培训,触达员工9万人次,实现员工全覆盖。同时,广东建行还组织“我为产品提建议 争当消保吹哨人”评选活动,共征集建议方案205个,并推荐10个产品建议到建行总行,其中2个获总行“最佳建议方案”。

  在对外宣教方面,广东建行积极参与监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宣教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网点宣传、进学校、社区、企业等方式开展了7152次活动,触及消费者2780万人次,线下派发资料100万份。其中,针对“一老一少”重点人群,广东建行还自主开展“守护青春”、“护航夕阳红”专题月活动,全省共开展1300次活动,触达客户逾600万人,用金融智慧守住百姓钱袋子。

“适老化”服务守护“银龄无忧”

  在金融服务方面,广东建行主动作为、多点发力,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让“银发一族”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去年3月,广东建行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关爱老年客户群体工作的通知》,提出网点提升老年客户群体服务六条措施,进一步保障老年客户群体能获得规范高效、优质满意的金融服务和惠民服务。

  据了解,广东建行已在全省1116个网点设置了爱心窗口,开放全行“劳动者港湾”,提供包括爱心座椅、血压仪、轮椅、急救箱、报刊杂志、老花镜、放大镜等硬件设施,并在条件允许的网点设置了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洗手间和紧急呼叫器,切实为行动不便的年长客户提供便利环境。

  同时,网点服务更加贴心。广东建行在网点实行“大堂1号位”管理,大堂经理在老年客户到店时,第一时间进行准确识别,实施“主动迎入,协助填单、陪同办理”全流程关爱,全省6000余台自助设备及4000余台智慧柜员机上线大字体功能、便捷版操作页面及语音播报等功能。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广东建行亦以实际行动延伸金融服务半径,通过成立“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定期走进社区、走进乡村等方式,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行动不便客户提供包括上门金融服务、反假防诈金融知识宣传、公益惠民活动等业务。

  而在线上服务方面,建设银行亦在去年对手机银行大字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全新推出手机银行“关怀模式”,功能服务更丰富,流程体验更舒畅,为老年客群提供多项常用功能。

“铁肩担当”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哪里需要金融力量,哪里就有建行身影。建设银行作为服务国家、服务民生的国有大行,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用金融为民的铁肩担当,服务国家建设,建设美好生活。

  去年五月下旬,广东疫情出现起伏,少数社区、营业网点因疫情被封闭管理。在广州芳村片区,为解决居民因封闭无法存、取款的问题,建行广州荔湾支行积极与发改局、市金融局等单位部门沟通协调,并与省行营业部上下联动,最终在6月率先恢复6个自助设备点的现金服务功能,解决芳村群众的用钞需求。同时,建行广州天河支行在某公司法人被封闭无法外出情况下,启动业务绿色通道及应急方案,迅速解决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

  而在“老少边穷”等传统金融服务薄弱地区,也活跃着建行人的身影。一直以来,广东建行积极推动新金融行动服务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走进田间地头,广东建行积极与少数民族乡村开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党建共建活动,为乡村发展提供注入金融活水;迈入农家小院,广东建行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普及金融科普知识;踏向偏远山区,广东建行人主动送去金融温度,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少跑路。

文/许爽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