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
人间
□范天万/深圳
3月底的一天。一下班,急忙刨完饭,冒着细雨奔向社区一楼签到,领装备,赶往宝安新村大榕树做核酸采集志愿者。
等候核酸采样的居民,已排成三列长队。
防护服从鞋到裤从衣到帽,连为一体。在义友指导下,穿上它。太大太宽松。于是自嘲:对不起防护服,浪费部分太多了。
戴上专用手套,N95口罩,防护罩。全副武装下,对着手机,都不认识荧屏上的人了。
榕树朝小区进出口通道一方搭着帐篷,里面吊着两个灯泡发出明亮的光,两张条桌下放着六张塑胶凳——这是医务工作人员核酸采样的工作台。
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来了。今晚,我和另一位义友们负责查核大家的健康码(有红黄码交给专业人员应对),在儿童滑梯旁边,光线弱多了。但这并不影响工作,手机显码自带亮光。我俩提醒居民朋友们保持距离。查着健康码,发放着“同心防疫,新安平安”的标贴。通常,每发一张贴,便会迎来一张“谢谢”,发自内心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好熟悉的身影。哦,是头儿!忍不住,招个招呼。他一返身盯着我。我急忙转身背着光。他早听出了声音,回应两声,问候两句。彼此又各忙各的了。
来采样的,有不少是老人,年轻人大多白天在工作单位或单位附近已采集。这些老人,八十多岁的不在少数,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甚至只知道“粤核酸”“常规”“大规模”,不知“健康码”何物,或者人老眼花难以操作。一位义友查着其他排队居民的健康码,我就帮几位老人登录粤省事,打开即时健康码——因为手机各异,更因为网络闹脾气,有时打开一个健康码要花费好几分钟,特别考验耐心,但每帮忙打开一次,看着老人家的释然,一份成就感便涌上心头。
验核酸的人们断断续续的来,很少有以前长队到底的光景。也有偶尔“插队”的,两位是老人,八十多岁了;一位是学生,急着采集了还要去上网课。说明缘由,排在后面的年轻人中年人,谁也没有怨言。
不知不觉间,听见有人在说:九点二十了。呵,原计划可是九点结束的,人嘛,因家务因工作总有原因的,理解万岁。
没有人来了。脱下防护服,打开手机。行政群里,满屏的大拇指,还有人标上“化身可爱大白”!原来,头儿发了一张看不清脸的义工照,标为“×××在宝安新村志愿服务”。
低调,还真难。
忽然想高调一下,就在家人群里转发这张照片。不曾想,女儿接连发来好几张,是她在不同地点做抗疫志愿者的现场集体照。
回头看看抗疫志愿者群,明天下午、晚上参与者名额,又接满了。
真是的,我本低调,大家原来比我还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