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紫南文化旅游区:一幅岭南新水乡文旅魅力画卷

紫南村的岭南水乡风貌。

穿过公园般的码头,登上观光船,荡漾在蜿蜒的乡村水道上,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潋滟波光,岸边是满目的绿植、律动的喷泉、缤纷的公园、崭新的亲水平台和整洁的村居,耳边听着鸟叫虫鸣,感受一派岭南水乡的烟火韵味。
这是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文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个屡屡获得“中国最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的岭南村落,正全力打造紫南文化旅游区,创建“村庄上的4A级景区”。如今,悠然紫南正铺开一幅岭南新水乡文旅魅力画卷。
乡村振兴
打造村庄上的国家4A级景区
佛山市南庄镇是全国知名的陶瓷重镇,坐落其中的紫南村,一边连接着现代陶瓷产业繁华地,一边珍藏着昔日桑基鱼塘的岭南生态景观。早在2017年,面积只有5.88平方公里的紫南村就创造了集体收入超亿元的经济发展奇迹。与此同时,划定2000多个标准停车位,天然气管道已进村入户,电线、网线全部下地,果树由村民投包认领管理,55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1100多元养老金;村民在定点医院看门诊只需交6元门诊费,其他费用在“二次医保”全部报销;考上大学能获得专属奖学金……一系列让人羡慕的现代化乡村治理经验,让紫南成为闻名全国的先进村、模范村、明星村。
作为中国幸福乡村的实景样板,紫南村在全面乡村振兴的宏图下也有了新谋划。2017年,紫南村依托自身独具魅力的岭南水乡风貌,提出走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开发乡村旅游,打造村庄上的国家3A、4A级景区。
不久后,由广府家训馆、佛山好人馆、紫南村史馆、贤德公园组成“三馆一园”旅游研学载体在村子的主干道旁拔地而起,通过系统展示岭南文化风物、广府好家风好家训、佛山好人好事、紫南村史村情、乡村美景,打造以传播“仁善文化”、推广乡村治理紫南经验和乡村振兴紫南样本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2020年1月,先期建成开放的“紫南文化园”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资质,并获中国旅行社协会授牌“全国研学旅行基地”。
诗意栖居
领略岭南水乡风情画
趁势而上,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文明乡村的实践中,紫南村划定了77.6万平方米的空间,通过提升乡村品质、建设“仁善”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完善旅游功能、不断增加旅游产品供给等途径,打造了一个开放式景区——紫南文化旅游区。
旅游区内,一幅千米长卷岩板壁画镶嵌在亲水栈道旁,以历史经典场景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话,以及省、市经典文化风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气势恢宏;吴信坤艺术园,陈列了近100件美籍华裔著名雕塑家吴信坤历年创作的青铜、石雕、陶塑作品,创意新颖,技艺精湛。彩虹园、喜善园、礼园、仁园、福园等口袋公园装点在村落各处,各有主题特色。在旅游区周边,引进了洛神云筑民宿、房车营地、阿农湾农耕文化园等总投资额超6亿元的重磅项目,与景区浑然一体。
在这里,既可以随意漫步诗意栖居的岭南水乡,探寻这座“全国文明村”的幸福密码,也可以乘坐电瓶车环绕景区,感受这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不一样的魅力,更可以到紫南码头公园乘坐游船,悠悠然沿水上线路,赏一河风光,听一路故事,了解“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乡村治理“秘诀”。
紫南文化旅游区汇聚了水上游、研学游、艺术园、文化长廊、文化展馆、特色民宿、特色美食、特色商铺等各种旅游业态,这无疑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全新尝试,也是紫南文化旅游区打造4A级旅游景区的底气所在。
“我们不是一个关起门来收门票的封闭景区,而是一个开放的、产城融合的、公益性事业与市场经营行为相交融的共享空间。在这个空间,游客与村民共生共存,文旅产业与现有产业共生共存。”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说,未来,这里将打造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地、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村旅游休闲地。 推广
文/关婉灵 卢辛勤 图/郑俊彬
制版:杨存海 王娟娟 杨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