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引资力度,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从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连续4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十年间,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望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作为党的二十大后第一个展示我国开放的重磅举措,6部门这次印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不仅向外界传递了中国持续开放的积极信号,而且由于其要点在于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彰显了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政策的决心。
分析《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既有具体工作的要求,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任务。显然,《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也是对外资整体发展的一种方向性指引,为了推动外商投资企业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其中,在扩增量方面,提出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增量。具体包括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尽快将开放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外资项目,同时,高标准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依规平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并推动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加大项目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
而在稳存量方面,《若干政策措施》则提到,要加强投资服务,稳定外商投资存量。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具备全产业链优势,这是外资外企持续看好中国的根本原因。而在全球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环境中,要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也要对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给予充分重视。
营商环境始终是外资外企的一大关切。中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持续改善,每年更新的负面清单,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化和清晰,这对于外资准入具有极大的帮助。
现在《若干政策措施》更明确,将发挥重大外资项目牵引带动作用,给予项目用地、环评、规划、能耗等政策支持。同时加大重点外资项目支持力度,加强用地、环保、物流、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这些措施无疑会有力促进优质外企的核心业务契合中国市场需求和变革趋势,同时也有利于优化我国引资结构。
《若干政策措施》第七条关于“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的举措同样引人关注。根据《若干政策措施》,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便利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出入境。“措施”要求各地方用好用足中外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明确标准和流程,为外籍人员来华提供便利。
目前由于疫情,国际商务人员往来方面受到了较大影响,随着相关举措的出台和落地,将会对国际商务人员往来提出更清晰的标准和流程,“快捷通道”等方式的投入使用,相信会为在华投资的外企所欢迎。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超过40年,一大批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对外开放的坚定承诺以及后续重要措施,一定会让更多外企加码投资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