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品牌加码电动化,宝马为何脱颖而出?
厚积薄发,产品、研发、服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车企加速向电动化转型已成必然的发展路径。在电动化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了首要命题。
作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佼佼者,宝马凭借着数十年的沉淀与积累,以创新驱动发展,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脱颖而出。
势在必得,宝马持续深化电动化转型
当前,汽车电动化已成趋势。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仅增4%,电动汽车却大增109%。其中,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占全球的一半,且增势明显。
大势所趋之下,传统车企纷纷入局电动化。作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领跑者,宝马在电动化领域有着50年的深厚积淀,凭借自身突出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持续以创新驱动发展,在中国市场相继推出了多款纯电动产品。
2022年,宝马继续秉承“家在中国”的原则,持续加大电动化攻势。今年前10个月,宝马在中国纯电动车销量保持强势劲头,同比增长超过67%。据悉,宝马今年已为中国客户呈现5款纯电动产品,包括创新BMW iX、创新BMW i4、新BMW iX3,全新BMW i3以及创新纯电动BMW i7。
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时代,品牌创新逐渐成为车企拔得头筹的关键。根据战略布局,宝马还将继续加快电动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2023年,宝马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1款纯电动产品;到2025年,将迎来搭载全新架构的“新世代”车型;到2030年,其计划实现50%的销量来自于纯电动车。未来十年,宝马集团预计将在全球共计销售约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届时,宝马集团纯电动车型将占其全球总销量的50%。
为进一步提升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硬实力,今年11月,宝马宣布其沈阳生产基地将进行动力电池生产的大规模扩建,投资总额约为100亿元。据了解,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于2017年在沈阳落成,2020年完成二期工程,目前为BMW iX3和BMW i3生产第五代动力电池。而新敲定的项目,则是沈阳电池中心的第二次扩建。
在电动化转型的进程中,宝马也始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截至11月底,BMW i品牌认证的经销商店已超过600家,且宝马已经为所有这些经销商店的销售顾问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在线培训,认证的新能源技师超过2500人。另外,宝马还在深圳、成都开设了BMW i 品牌专属体验店,提供精英试驾、定制化交付等特色服务,探索电动时代服务新理念。
与此同时,宝马还积极构建、完善充电服务生态,截至9月底,BMW公共充电网络在全国已接入超过46万个公共充电桩,其中包含超过25万个快充桩,覆盖全国320多个城市。
引领新潮流,全新BMW i3注入电动驾趣
今年3月,宝马推出首款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全新BMW i3,进一步丰富了其电动产品矩阵。全新BMW i3无疑是宝马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坚持转型的决心与实力。
出色的电驱技术与操作性能,为电动出行注入独特的电动驾趣。在动力方面,全新BMW i3采用了第五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及励磁同步电机,可靠性更好,调速性能更好,且车辆的全速域段内均可迸发峰值扭矩;在续航方面,其配备电量为70千瓦时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组,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240Wh/kg,CLTC标准下续航里程达到526公里。另外,全新BMW i3还配备了先进的能量回收系统,致力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趣。在D模式下,车辆不仅具有怠速行驶的驾驶感受,还可根据前车距离调整能量回收强度,实现自适应能力回收;在B模式下,高强度的能量回收可以帮助车辆减速直至停止,最大化能量回收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单踏板”随心操控的新体验。
同时,优异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及底盘设计,也充分诠释了宝马“让电动,更运动”的理念。全新BMW i3前包围下侧的格栅可实现智能降阻,在关闭后可降低0.03Cd的风阻系数,可有效提升车辆的纯电续航里程与运动性能。其采用的全新的“鲨鱼鳃”导流槽、全新19英寸空气动力学轮毂以及平整的底盘设计,能有效降低风阻,新车前后悬架还应用了创新的HRS液压回弹减震技术,且后轴首次配置了自适应空气悬架,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车身刚性。
总结
转型还在进行时,电动化赛道竞争依旧激烈,脱颖而出的宝马应如何继续保持并扩大优势,进一步加快转型步伐?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项目签约仪式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曾表示,将在中国继续加大投入、深化跨行业合作、并快速扩充纯电动车型阵列,秉承“家在中国”原则,笃定前行。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