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作家丛书”总序:万绿湖山上笔端

“东源作家丛书”在南国书香节主会场首发
8月16日,2024年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开幕日当天下午,新鲜出炉的“东源作家丛书”在广交会书香节主会场举行了隆重首发式。本次活动由东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旅游出版社、东源县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东源作家丛书”由河源市东源县文联组织,包丽芳主编,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目前丛书包含18分册,展现了近年来东源县文学创作的优秀成果。
□陈俊年
“东源作家丛书”,由河源市东源县文联组织、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皇皇18卷,总字数300余万;含小说3卷,诗歌5卷,散文10卷;除《万绿湖杯全国小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集》外,其余17卷均为东源作家新近作品的个人专集。
编纂出版如此规模的“作家丛书”,对于一个县来说,堪称“大阵仗”、大工程,在河源市文学史上实属首创,在广东乃至全国也不多见吧。
县域发展,历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我国现有1866个县和县级市,约占全国90%的国土面积,64%的人口,40%的生产总值。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同理,县域文化建设也无疑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祝贺“东源作家丛书”出版的同时,序文拟对县域文学发展的“东源现象”做些探讨,梳理分析其成因与经验,以期关注,提供参考。
谈及东源文学现状,当地文友常赞“县里好重视”,历数县委书记、县长和宣传部部长的系列举措和细节,主要是针对“缺人缺钱”问题,尽力做到“有人主事,有钱办事”:1.健全机构,充实编制,设立党组,配强领导;2.保障日常办公经费,重大活动单列拨款;3.重引导,做实事,多活动,如:共建省作协和县作协创作基地,举办全国小小说大赛,连年出版东源作家作品,邀请名家授课传经,文学活动进校园等。可见,东源文学势头好,关键是县里措施得力,务求实效。
东源不算富裕,却得天独厚,“好山好水好地方”。山有“离天三尺三”的缺牙山,水是滋润大湾区的万绿湖。县龄也年轻,还未到“不惑”,但历史底蕴深厚:史前恐龙蛋,秦军屯垦地,赵佗拓南疆,苏家围江村,莫不见证着东源的沿革与演进。古道北上通中原,东江南流向大海。纯客世居,晴耕雨读,勤俭礼乐,别样风情。唱山歌,闹花灯,舞火龙。春来艾粄家家爱,秋收板栗粒粒香。顺天、仙塘、船塘、双江、半江、骆湖、叶潭、漳溪、涧头、蓝口、锡场、上莞、康禾、义合、新港、灯塔、柳城、曾田、黄村、黄田、新回龙……一连串美丽的山水乡镇,宛如唐诗宋词的动人诗眼,蕴含着淳朴客家的自然魅力和人文生机。地灵人杰,古成之岭南首第,阮啸仙首主审计,东纵黄田红旗展,张其彬“两弹”功臣……及至京九铁路、粤赣高速、河惠莞高速及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杭广高铁等,纵横穿越,风驰电掣,东源进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以至国家级名片亮点纷呈: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国家农业发展试验区、中国优质饮水资源开发基地、全国科普示范县、中国候鸟旅居小城、中华蜜蜂之乡等等。这一切,对本土作家而言,东源是故乡,乡恋炽爱,乡愁不解!故乡对于作家至关重要,一如绍兴之于鲁迅、湘西之于沈从文、白鹿原之于陈忠实、高密之于莫言。东源作家怀抱万绿湖山,得天时地利,当大有可为。
东源县文联主管的县作家协会成立于2015年6月,现有会员64名、理事10名,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名(燕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15名、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32名。这支业余创作队伍,以“80后”为主,是真正的民间写手,多为传统笔耕,更有网络新秀。县文联在多个乡镇设立文艺创作基地,在新港镇参与省小小说学会创作基地建设。县作协组织交流培训,深入调研采风,并承办“河源粤东诗会”及连续两届的“万绿湖杯”全国小小说大赛,主编东源文艺作品专版,每月在《河源日报》刊两期、《河源晚报》刊一期,每年刊稿上百篇。由此为发端,东源作家的作品,还常见于广东及全国报刊,如《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河南经济报》《作品》《特区文学》《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散文》《美文》《飞天》《延河》《西南文学》等。有多人荣获诸多奖项。2022年至2023年,协会编辑出版会员作品合集《东源文萃·万绿丛书》共三册,总计近百万字。会员个人专集有燕茈的散文集《花树下的旧时光》《再见花树下》,朱洛嬉的长篇小说《左手创业右手爱情》《玉汝于成》,朱旭东的小说集《草稿》、诗集《浅尝集》,李美英的长篇小说《小河弯弯》,朱安娜的《安娜诗集》,黄贵美的诗集《凉薄的光阴》《黄贵美短诗选》,等等。由此可见,有组织、有园地、有恒心,就能出作品、出人才、成气势。促进县域文学繁荣,东源的上述做法和经验,可圈可点,可资借鉴。
正是这些条件和背景,使编辑“东源作家丛书”时,入选作者老中青皆有,作品蛮有代表性,如八十高龄叶德林的《德林文集》,年富力强的中学教师尹育青的《风起清萍》,正在读大学的后生李颖杰的《清涧集》等。文丛的题材内容,可形象地概括为以万绿湖为圆心,半径无限扩大,逐梦以笔,生动记录东源的历史风云,真切感悟生活的甜酸苦辣。正如县文联主席、丛书主编包丽芳所言,全书“讲述的故事、描写的景象、抒发的情感来源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刻画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有迹可循。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写作的本意都是以笔尖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怀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悲天悯人的文学情怀,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追寻诗和远方”。难得的是,文丛17部专著,皆出自业余作者之手。有位作者如此感叹:“下班回家,煮饭带娃,待至夜深,伏案灯下,情思缠绵,笔随心写……”因此,可以说,文丛都是他们的用心、用情、用力之作,是东源文学发展阶段性的一次总结,也是整体实力的一场检阅。
万绿湖山上笔端,尽涌浪花满山花。“每一朵花,都有爱她的蜜蜂。”黄燕媚在本文丛散文集《世界辽阔 你在中央》作如是说。
愿东源百花更烂漫。
(陈俊年,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广东省出版集团董事长,省作协副主席,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