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把实体经济摆在更重要位置

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莫郅骅 黄姝伦 蒋臻 01-27 00:33

  1月25日,广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计划报告)提交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对2022年工作安排,计划报告提出,“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广州把实体经济摆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计划报告显示,广州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今年广州市两会,“制造业立市”也第一次被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补齐高端装备等产业链短板

  自2011年以来,广州市工业占GDP比重逐年降低。近年,广州采取了工业“稳增长”一系列政策举措,2021年扭转了10年来的下降趋势。最新官方核算显示,2021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231.9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22.67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5.9%。

  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副主任委员陈新对南都记者表示,广州科技、人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良好,把制造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陈新曾任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计划报告提出,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强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带动作用,推进新设立一批子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我市新兴产业领域。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方面,广州计划布局多个项目。另外,轨道交通、海洋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

  2021年,广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4.34万户。其中,新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企业分别增长91.8%、56.8%。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塑竞争优势。新冠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化遭遇逆流,考验供应链韧性。

  广州市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计划报告要求,加快补齐高端装备等产业链短板,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加强产业链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加大工业生产要素保障力度,提升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

  广州市政府官网披露,“十三五”期间,广州的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7%,年均增长6.3%。计划报告提出目标,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左右。

  体制、机制创新难题有待突破

  如何促进工业领域投资?根据计划报告,持续扩大工业投资,发挥产业地图引导作用,推进产业招商“导流”“滴灌”计划,争取引进一批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

  2021年9月,广州市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产业地图》,首次推出综合性产业地图指引。以工业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地块,包含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制造业为主的,占该市产业地块总数一半以上。

  此前市发改委介绍,《广州市产业地图》梳理了全市3-5年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产业用地,共564个地块、总面积超过90平方公里,覆盖全市12个区(含空港经济区)。

  数名专家指出,广州加码制造业发展,要“新旧兼顾”,不能“喜新厌旧”。“新一代电子信息、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高端产业集群,广州已有一定基础。”陈新说,这些产业需要的人才、资本、政策等软硬条件要继续完善。他强调,广州传统的纺织服装、石化、家电等产业链,要重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行改造提升。

  计划报告称,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落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力争到年底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00家带动1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陈新认为,广州是省会城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科技人才集聚。同时,广州还存在很多体制、机制创新难题,有待突破,要创造更多适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成长、集聚、壮大的发展环境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