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阿玲与自来水的故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祉圆 12-20 00:00

  为充分挖掘生态文明建设中水与社会发展的丰富内涵,提高公众对自来水的认识,重视水资源保护,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南方都市报南都教育联盟及南都校探联合开展“滴滴自来水 绵绵羊城情”自来水有奖征文。经过2个多月的征集、多轮评选,从1000余篇全市各中小学生投稿,评选出34篇优秀作品,今天继续展示部分获奖作品。

  ◎二等奖

  ◎作者:黄祉圆 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 

  ◎指导老师:张海元

  “哗”地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流出,水花打着旋儿从刷牙的杯子中涌起来,一会儿就灌满了杯子。让水流打湿毛巾,洗把脸,清凉的水总是让人在新的一天感到清爽……

  在今天,自来水用起来总是十分方便,好像真的是“自来”的。但是,在几十年前,用自来水并不容易。

  上世纪六十年代

  “阿玲!要准备煮饭了,你快点去排队打水啦!”阿玲应了一声,就急忙拿起水桶飞快地从5楼跑下,来到街尾的自来水取水点。已经有好些街坊拎着大大小小的桶在排队了,阿玲只好站在队尾慢慢地等。看到住在对门的小孩也在排队,阿玲好奇地问:“怎么今天你来打水呀?你爸爸妈妈呢?”

  小孩说:“他们在家里准备煮饭呢,所以我就负责来打水。”

  阿玲又问:“水这么重,你能提得动吗?”

  “可以的,不过……我提得不稳,一桶水提上楼,要洒了三分之一。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别人家那样,家里装水龙头,不用天天下楼打水,在家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

  阿玲安慰道:“唉,我们还是知足吧,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水。以前啊,我们还要打井水呢!水厂供水量就那么多,怎么可能家家都有自来水。再说了,我们这里的自来水起码一年四季都没有味道。西关那边每到涨潮的季节,自来水都是咸的,根本没法喝。那些水,即使入户我也不稀罕……”

  又过了一会,阿玲和小孩排到了队伍最前面。他们打了水,互相帮着把水提上了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门铃响起,住在八楼的关姨打开门:“阿玲,来抄水表吗?真是辛苦你了,你那么忙,每个月还要挨家挨户去抄水表。”

  阿玲笑着说:“没什么啦!比起以前每天下楼打水,现在抄水表,一两个月才抄一次,哪里算辛苦呢?”

  关姨也笑了:“是呀,自来水入户之后,可真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天天下楼排长队等着打水了!”

  “关姨,今天要洗楼顶的蓄水池了。时间长了,蓄水池里会有脏东西,像一些灰尘啊,细菌啊……所以我们大家要把它搞干净,我们的水才卫生。”阿玲又说。“洗蓄水池的时候,四到八楼这些靠蓄水池供水的楼层要停水几个小时,你要记得在家里蓄好水。还有,洗完水池的水也不浪费,放出来顺便洗楼梯。你家是顶楼,就先从你们这儿开始往下洗。”

  “我当然记得,水早就蓄好了。我这儿扫把都准备好了,等你们放了水,我就带头洗楼梯!”

  

  二零零零年以后

  

  门铃响了,关姨打开门:“阿玲,来抄水表吗?这工作不是改由四楼的小赵做吗?”

  “关姨,我是来通知你去签名的。自来水公司准备给我们大楼进行水表的一户一表改造,需要用户签名同意才能实施。改造后就再也不用自己上门抄水表了,自来水公司能直接看到我们的水表信息,非常方便。”阿玲说。“而且我们用多少就算多少,公摊费用公平透明。如果公共水管老化渗水,也不用我们住户来承担损失了,一举多得。已经有好多街坊去签名了,你也快去吧!”

  二零二二年

  “玲姨,好消息!”上楼时,阿玲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转头一看,原来是小赵。

  “自来水公司马上要对我们大楼进行供水升级改造。改造以后,加装了水泵我们三楼以上的住户楼上的蓄水池就不用担心没水了。这样我们用水就更有保障了!”

  阿玲问:“真的吗?那么好!”

  小赵说:“当然是真的!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来水水压不稳了。”

  “那蓄水池还有其他作用吗?”阿玲问。

  “蓄水池还能储存足够的消防用水,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扑灭火情,保障住户人身财产安全。”

  

  后记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广州自来水的建设一直在持续着。广州自来水一直在变得更加便民,更加卫生。

  阿玲是谁?阿玲就是我的外婆,一位七十几岁的老广州人。她见证了广州自来水工程的一次次改革。见证了数十年来广州的发展,广州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见证着广州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