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索自来水”实践访谈

扫码关注南都校探 获得更多资讯
为充分挖掘生态文明建设中水与社会发展的丰富内涵,提高公众对自来水的认识,重视水资源保护,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南方都市报南都教育联盟及南都校探联合开展“滴滴自来水 绵绵羊城情”自来水有奖征文。经过2个多月的征集、多轮评选,从1000余篇全市各中小学生投稿,评选出34篇优秀作品,今天继续展示部分获奖作品。
◎三等奖
◎作者:谢凯晴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五年级
◎指导老师:梁琦
新学年开始,学校组织大家开展“探索广州自来水”的科普实践活动。
作为校外小记者的我,在妈妈的引导下,带着课题去采访了一位在西村水厂里工作的员工。他正是我的小舅舅,他的名字叫邓颖鹏。他个子不高,平时挺严肃的,也不多说话,但一收到我的邀请,马上就答应了我的采访。
“小舅舅您好,我是一名校外小记者,非常高兴能借着‘探索广州自来水’科普实践活动的机会来采访您,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您工作的西村水厂的一些情况吧。”
“好的,我在2020年进入西村水厂工作,西村水厂是广州最老的水厂,原来是从1905年始建的增埗水厂,后来改名为西村水厂。它已经有117年的历史,并经过了几次扩建,现在仍是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8间水厂之一。西村水厂利用大规模自动化净水技术为广州市西部的居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供水,同时确保辖区内的供水安全。环保、绿色是自来水公司的目标和方向,厂区内绿化面积超过50%。”
“您在水厂里是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呢?”
“我是负责水质监测的,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实行24小时轮班制,利用电子设备实现精准化、全天候实时监测水质。”
“哦,听起来这项工作挺辛苦的,在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您还要坚持工作吗?”
“是的……”小舅舅点了点头,“为了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和我一起负责水质监测的同事们必须不分昼夜地对水质进行监测,这样才能确保居民用上干净的自来水,每次在连续深夜上班的时候,真是挺难受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
“西村水厂有着那么悠久的历史,想必您在水厂里工作,期间也有过什么难忘的经历吧?”
“嗯……”小舅舅沉思了一会,脸上露出了一丝感慨之情。
“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来到西村水厂这里,本以为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在短短两年多的工作当中,经历了不少难忘的事情,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今年4月份,广州市白云区出现一波较为严重的新冠病毒疫情,西村水厂承担着白云区居民的供水保障,为了防止病毒感染,水厂避免人员出入厂区造成感染风险,根据工作要求,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我和100多名水厂员工毅然留在了厂区,吃住全在厂区里面,上班期间我们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下班后就在厂区礼堂里铺设床铺就地休息,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同心协力在厂区里面度过了三十多个日日夜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战胜疫情,做出了不一样的贡献。这次的经历令我明白,我们作为一位水厂员工,各自的工作岗位,可能都只是普普通通,但我们每一个人却为大家的生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恰恰就像一滴普通的自来水一样,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我为我的工作和我的每一位同事而感到光荣。”
听着听着,我眼睛泛起了点点泪光。“您的经历实在是太令人感动了,原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每一滴干净的自来水都是每一位水厂员工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结晶,感谢你们的负重前行,也感谢您精彩的访谈。”
采访结束后,小舅舅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笑容里充满了希望。
同学们,自来水一点一滴都来之不易,我们既要保护好大自然珍贵的水资源,也要珍惜滴滴自来水,希望大家能在这次访谈中得到一点启发和收获,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园,更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策划:尹来 统筹:游曼妮 梁艳燕 刘哲
执行:刘哲 梁艳燕 黄璇
设计:+7
技术:麦毓轩
- 上一篇:阿玲与自来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