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院长杨晓敏:

新时代的法语人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诗琪 李竹 陈卓睿 王美苏 04-19 00:00

  “新时代的法语人,一定要学会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谈及新时代法语人才的培养时,广外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晓敏如是说。作为广外法语专业的骨干教学力量,杨晓敏既传承了老一辈广外法语人的在教学上的严格,也引入了西方教学模式,以实践和师生之间的信任沟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汲取。

  杨晓敏向南都记者回忆道,自己开始接触法语时,还只是刚刚小升初的孩子,“10岁那年,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套《基督山伯爵》。两年后我考上了一所外语初中,我下意识地选择了学习法语,我的选择或许是受到这份生日礼物的影响。”从此,杨晓敏便开启了与法语的不解之缘。

  作为法语专业的教师,杨晓敏对中西的教育氛围均有较深切的感受,执教27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将国外优秀的培养模式与中国优秀教学传统结合。在广外求学期间,杨晓敏对她师从的老一辈法语专业教师们有着很深的印象。“黄校长、徐校长等很多现在已经退休的老师,他们全心全意教育学生。所以我也要像老一辈看齐,做一个认真的老师。”

  与老一辈相比,杨晓敏则更注重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平等的对话。她透露,自己上课时会不停地在课室走动,不时与学生产生互动交流,并时常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闻。“我希望学生能够从我的分享中有所收获,自然而然与老师形成一条信任的纽带。”

  在采访中,杨晓敏也感叹时代背景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往我们提供的语言服务是把外国客人‘引进来’;但在当下,法语人更多的是要代表中国人走出去,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在外讲好中国的故事。”

  此外,杨晓敏非常看重实践。在疫情防控之前,杨晓敏常常会带研究生们到外面去体验感受真正的文化生活。比如去广州的西关和当地的老人聊天,品尝正宗的老广味道等等。她认为只有大家沉浸式地去感受这种文化行为,才能够进而体会并理解其中的文化观念。

  “今年刚刚开放的出国留学报名,学生们都很踊跃参加。另外像法语日活动、出国实习等实践的机会也将会越来越多,这对法语专业的学生和我们自身专业的发展而言,都是相当利好的。”杨晓敏说。

  青年说

  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关注国际时事。法语是联合国五大工作语言之一,通过外交部的遴选只是我人生规划的一个阶段,未来我希望能发挥法语人的力量,在中国与法语国家之间的外交工作当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广外法语专业2019级学生杨泽泉(已通过外交部的选拔考试,毕业后即就职于外交部)  

  我选择法语,是看中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会与法国以及法语国家有着更多的商贸往来。未来我希望能做的,就是在国际商贸领域将中国的优秀产品带到全世界,尤其是到法国以及非洲的法语国家。同时,我还要更加积极地发挥双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打破他们对我们的刻板印象,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广外法语专业2019级学生郭婉婷(“外研社杯”第十四届全国高校法语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