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走进广东五华水寨中学,心理专家为上千名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支招
面对同伴压力,要学会温和而又坚定地说“不”

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杨帆受邀来到广东五华水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为提高广东省国民健康素养的水平,提升全民健康意识,营造良好有序健康的社会环境,今年9月,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广东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南方都市报组织开展了“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
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杨帆受邀来到广东五华水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心理科组教师和高一级全体师生100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情绪来源
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三类
在上千名中学生热烈的掌声中,杨帆带学生开启一场心灵的旅程。她表示,作为一名儿少专科心理医生,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接触过很多中学生,孩子们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三类问题。
“青少年期的人际交往会影响我们个体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我们的人格以及各方面的素养都是在这个时期塑造起来的。”她表示,建立同一性、获得自我的统合,是青少年期最主要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人际关系的特点是渴望友谊、建设性地解决同伴冲突、异性交往等,但也面临着诸如技巧方法缺乏、心态不稳定、人际冲突等挑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则有可能出现情绪问题,渐渐就会封闭自己,出现一些我们常说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
那么,面对青少年期的人际关系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杨帆表示,中学生应该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做好情绪和压力等方面的管理。
识别情绪
“读懂非语言社交信号非常重要”
“认识自己听上去挺简单的,想问问在座的同学,你们真正地认识自己吗?”讲座上,杨帆不仅与学生们积极提问、互动,还分享了自己在门诊工作中听到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认识自己方面,要正确了解“公开的我”“盲目的我”“隐藏的我”和“未知的我”。在现场,杨帆与学生们玩起小游戏,让学生用纸笔画下自己的“朋友圈”。
杨帆提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两种信号,分别是语言社交信号和非语言社交信号,其中后者指的是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等。而在信息表达中,肢体语言占了55%以上,比嘴里说出来的话语还要更重要。所以,读懂非语言社交信号非常重要,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在保持恰当的个人空间时,适当展现友好的社交信号、积极互动,比如调皮地眨眨眼等。
此外,积极倾听、获取关键信息,既可以避免交往过程中的误解,还可以结交很多新朋友。比如,了解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才能知道对方是否与你有共同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做朋友。“当然,和家长、老师互动,也是需要仔细倾听的。”
如何解决
面对同伴压力,要学会温和而又坚定地说“不”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的方法,应对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人际关系困扰了。”杨帆说道。
在她看来,首先要自信,即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重视的、有能力的。通常而言,高自信的孩子会正向思考,会出现大家、社会所期待的积极行为;而低自信的孩子则负向思考,感到自卑、不如别人等,会出现消极行为。
“遇到事情的时候,需要学会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要用解决问题来代替愤怒、悲伤。”杨帆建议大家练习积极的自我对话,把负面的想法转换为积极的思考。同时,可以列出自己的优点,放在显眼的地方并随时补充,让自己感受到进步。还可以写下成功日记,无论事情大小都值得被记录,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等。总而言之,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面对亲子关系,杨帆认为需要大家换位思考,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面对师生关系,既要做到尊重、勤学、虚心,又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沟通。
面对同学之间的关系,合作共情非常重要。杨帆希望,同学们能学会真诚赞美,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但面对同伴压力,则要学会温和而又坚定地说“不”,礼貌拒绝、说出缘由;若不能对事情有理智和清醒的判断,则可以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讲座反响
学生心理健康科普需求亟待重视
“听完讲座后,我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缺陷”
讲座之后,杨帆接受了数十位学生们的提问、线下咨询,让师生们都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关心与爱护。
水寨中学副校长邹露明告诉记者,本次讲座很新鲜、很接地气,自己也是很受启发、获益匪浅;此次“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意义重大,吸引了大批学生向心理专家提问,可以感受到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心理需求。“这对接下来开展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学校提升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水寨中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配备了两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老师,还有100多名班主任持有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C证。学校还设有心理健康室,定期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每个月都开展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一次以上的大型心理辅导和宣传活动。邹露明也希望,社会和媒体等可以多多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为学生进行科普和诊断。
水寨中学高一16班班主任魏春燕也表示,本次活动对提升老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听完讲座后,我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缺陷。”学校高一1班学生卢志华表示。高一16班学生古紫玲也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她学会认识自己的短板、发展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还有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学会合作共情。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它真的能帮助到孩子。希望以后能将这类科普活动扩大化,让更多孩子识别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并对他们的成长做出一些帮助。”杨帆告诉记者。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王道斌 李文 叶可可
执行/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杨晓彤 李文 杨丽云 通讯员 黄坤 林东惠
摄影/摄像:南都记者 崔俊超 蔡文茵 罗雪纯 杨晓彤 孙小鹏
主持:杨丽云 设计:叶可可 张许君 实习生 区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