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施工路段开挖后未及时恢复 市民吐槽行车难行路难

沁园路上的坑槽已经存在一个月之久,南山区水务局要求现场马上落实整改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艳丽 08-07 00:00

路上遇大雨已经够烦心的了,在经过一些坑坑洼洼的道路时,还要随时注意过路的车辆,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被泥水溅到,司机也难免担心车辆受损。最近,南山有不少市民就饱受这样的困扰。在深圳南山西丽湖附近的沁园路虽是一条双向两车道道路,但每天的车辆十分密集。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该路段有施工单位开挖路面,且未及时回填恢复,导致车辆无法正常通行。8月5日,南都记者跟随深圳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到现场实地走访,一起来看看到底咋回事。

现场走访

路面坑槽横穿两车道 车辆经过泥水四溅

近日,深圳连日暴雨。8月5日下午,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南都记者和执法人员实地走访。记者在现场看到,沁园路路面狭窄,仅为双向两车道道路。在靠近圣海森工业园路段,之前为大磡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由深圳市南山区水务局建设,沥青路面上出现多处坑洼。其中一处坑槽横穿两条车道,坑槽没有铺设沥青,只有简易的水泥路面,宽约6米,与原有的沥青路面形成了约10厘米的高差,积满雨水,车辆经过时泥水四溅。由于坑较深,司机在经过时都要提心吊胆,有部分车辆没及时减速直接被“弹起”。也有的司机临时发现了急踩刹车,现场刹车声不断响起。

同时,该路段还有一处施工路面没有恢复,现场实行单线双向错开行车,加上坑槽减缓了行车速度,记者在现场看到,双方向车龙分别长约500米,而且经常会有不守秩序的汽车逆行驶入对侧车道,导致拥堵加剧。据附近居民反映,早高峰开车出行,要等一个小时后才可以出去。这个坑槽最受伤的不仅仅是车主。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两侧的慢行系统也未能及时恢复原样,现场也未设置围栏,电单车和行人经时险象环生。人行道上不仅堆满了施工单位留下的渣土,直接“截断”骑行电单车及行人的道路,还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水坑不停往外溢水,仅用木板遮盖,行人频频被水溅湿。

原因

因连续暴雨天气 铺设沥青工作未完成

南都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沁园路上的坑槽已经存在一个月之久,为什么这里会有个坑?据深圳市南山区水务局介绍:该处大磡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西丽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之一,属重大民生项目,工程通过新建雨水箱涵,新修河道,将水库周边存在污染风险的水体截流后转输至大沙河,从而进一步提高西丽水库饮用水源水质。

据南山区水务局水污染中心大磡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负责人何凯超介绍,工程在沁园路实施过路雨水箱涵,施工前已取得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占道挖掘许可证,有效期至2020年10月。

目前过路箱涵施工已完成,并恢复混凝土路面,原计划7月31日铺设沥青路面,因连续暴雨天气,铺设沥青工作未完成。

“坑里面还有很多小坑,给市民出行带来严重的不便。”

深圳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南山大队负责人邹向荣表示,有关单位在审批占道施工许可时,已明确道路恢复等相关要求,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许可事项规范施工。但是经现场查看,施工单位处置不妥当,一是现场未设置交通疏解员,二是对现场交通通行预判不足,未采取有效措施。邹向荣建议,可先行通过铺搭钢板等形式平整道路,保证正常通行。

处理结果

针对上述情况,南山区水务局已求落实整改:

铺撒石粉并铺设钢板,保证路面平坦、车辆通行顺畅;

暴雨天气过后立即进行沥青铺设,完全恢复路面交通通行。

经执法大队初步调查,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超许可面积施工违法行为,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单向施工,违规双向施工导致道路通行不畅,根据相关条例,拟处5000元罚款。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