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携手周边城市,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之交通篇
“建设深圳都市圈首先是要建设大交通,第一步就是要建设轨道交通上的都市圈,包括高铁、城际、地铁、有轨电车。” ——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涉及深圳5条城际,规划建设里程343公里。9月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圳市开展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给40岁的深圳经济特区送上“交通大礼包”。其中提到,与周边城市协同开展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推进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可以看到,作为深圳都市圈领跑者,深圳轨道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向周边城市延伸,轨道交通上的深圳都市圈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未来可以预见,随着轨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深圳都市圈圈层会不断扩大,城市边界不断消融,也将给都市圈交通出行、生活、产业布局带来新变革。
协同周边城市打造现代化都市圈轨道网络
“建设深圳都市圈首先是要建设大交通,第一步就是要建设轨道交通上的都市圈,包括高铁、城际、地铁、有轨电车。”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都市圈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大,一个是人口多,其中的出行、城市生活配套、产业布局等,仅仅靠公交、汽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整个都市圈的轨道交通都很发达,城市之间都快捷连接起来,城市的边界自然就模糊了,不仅仅可以实现交通出行的便捷,也为产业的拓展开拓新的空间。”
据胡刚观察,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规划提出以来,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规划变化最为明显,相关利好不断释放。
相关工作意见也列出了明确的建设“时间表”:通过1—2年时间,启动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深惠城际等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深圳11号线北延至东莞长安、深圳22号线北延至东莞塘厦等跨市城市轨道项目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通过3—5年时间,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黄江至深莞边境段完成衔接及贯通运营。
根据前述“时间表”,或意味着,在5年内,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机制将进一步优化,衔接水平全面提升,区域联动发展也将更为高效。
深圳加快大湾区和都市圈层“硬”联通
事实上,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和都市圈层“硬”联通,深圳已不断先行先试,加快地铁、国铁、城铁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建设,致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实现1小时通勤、2小时通达的都市圈交通发展目标。
今年6月,穗莞深城际机场至前海段正式开工,这也是深圳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机前段既承担着沿线地区城际客流,也承担着深圳内部组团间的通勤客流,可与在建的穗莞深、琶洲支线、佛莞、莞惠等城际互联互通。此外,建设单位深圳地铁还将与参建单位,在建设标准、建设速度、建设模式等方面创新,打造城际铁路的创新示范项目。
这一项目的开工,也意味着,由深圳主导建设的5条城际线开始“提速”。日前,作为深圳轨道交通建设主力军,深圳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深汕高铁、深惠城际铁路、深大城际铁路、龙岗至大鹏支线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等5个铁路项目年底前将全面开工。
目前,深圳正在加快高铁、城际铁路和城市地铁“三铁”建设,大力提升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按照规划,到2030年,深圳将形成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国铁、城际和轻轨系统,与机场、港口、公交等其他交通工具加强接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轨道上的城市”和“轨道上的都市圈”。据悉,到今年年底,深圳铁路建设里程将达439公里,超过地铁的在建里程,开启深圳国铁、城际建设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