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水质达近40年来最好水平 深圳河鱼虾畅游水清岸绿

深圳水务集团:水污染治理的“工程师”,为治水贡献深水力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灵珊 12-17 01:09

去年到今年以来,深圳河边的风光越来越好,水也越来越清。

“水变清了、鱼虾变多了、空气更清新了。”去年到今年以来,深圳河边的风光越来越好,水也越来越清。2020年1-5月,深圳河口水质达近40年来最好水平。曾几何时,深圳河因城市发展遭受污染。如今的生态成绩单,缘于多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水污染治理这一民生工程的高位推动。而这背后,有一位“工程师”——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河恢复水清岸绿

越来越多基围虾出现在深圳河

2019年至今,深圳河发生着一个细微却不可忽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基围虾出现在深圳河里。深圳市水务局工程师王政君认为:“基围虾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这些指示性生物的回归标志着深圳河水质有了进一步改善。”此外数据显示,2020年,前来深圳湾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回升到361只,约为全球黑脸琵鹭总数的7.5%。

一组监测数据,展示了深圳河近年来的治理成效。2020年1-5月,深圳河口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为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主要污染物指标——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94mg/L和0.21mg/L,同比分别下降35.8%和13.0%,今年1-10月,深圳河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为实现旱雨季全天候达标夯实基础。

深圳河发源于牛尾岭南坡,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全长37公里,流域总面积312.5平方公里,作为深港界河,汇聚了8条来自深港两地的支流。历史上,因快速前进的城市化发展脚步,大大小小许多河流都曾受到污染,其中又以深圳河为甚。但2018年11月以来,得益于近年深圳在治水提质上的努力,深圳河的治理渐显成效。

深水集团树治水标杆

“厂网河”模式精细升级

水清岸绿背后,是深圳水务人数年来的付出与实践。在深圳水污染治理中,作为大型国有骨干水务企业的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水务集团),紧跟全市治水步伐,勇挑重担,重点承担了深圳河流域的治理任务。2020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巩固管理提升年,深圳水务集团紧紧围绕这一工作部署,大力补短板、强保障、促提升,全力打造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标杆。

为恢复深圳河往日生机,深圳水务集团开创“厂网河一体化”全要素治理模式,形成了“一中心、两张图、三系统、五举措”的治理样本。绘制治水全要素图,重新定义各要素的功能;设施统一调度、协同运行,确保目标一致;供排水一体化,水量平衡降低水位。把流域作为整体单元,打破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分散治理”的弊端。

今年以来,在突出抓好“排水管理进小区”工作的基础上,深圳水务集团大力提升治污基础设施运行效益,增强“厂网河”全要素调度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实施福田水质净化厂预处理扩能,流域内总处理能力达到234.7万吨/日,有效保障流域内每日200万吨污水的处理需求。全年新建及修复完善排水管网46.24公里,大大降低污水外溢风险。整改、取消截污设施,2020年计划取消“点截污”设施307处,目前已完成234个,完成率76%;计划取消雨污混接的“高位溢流”设施106处,目前已完成99个,完成率93%;计划取消暗涵“总口截污”16处,目前已完成10处,完成率63%;整治皇岗河、凤塘河暗渠、新洲河暗渠等8个塌坝,已完成新洲河暗渠、红岭渠及金塘街渠的整治工作,其余预计年底前完成;整治8座下开式堰门,切实增强调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为治水贡献深水力量

城市水环境治理先行示范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下,深圳市水务集团高位推动、科学谋划,有效削减了进入深圳河的污染源,水质净化厂的高标准出水为河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态补水。经过全面治理后,深圳河水质实现突破性改善,有效地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水务行业的“深圳样本”“深圳标杆”,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了更加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下一阶段,深圳水务集团将继续围绕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效,以“供排水一体化、厂网河一体化、涉水事务一体化”的体系和思路,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到2025年,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助力深圳成为全国水环境改善程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以绿水青山之美率先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深水思路、深水方案。

统筹/文:吴灵珊

制版:李斌 肖美连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