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党建+”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升温”

清水河街道让民生获得感成色更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一鎏 陈杏花 钟俐娜 陈楚豪 06-25 01:10

  “情流清水,致敬英模”情景艺术党课展演。

  清水河坚持党建引领做棚改。

  “我父亲年纪大了,生活起居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比如滑倒,街道帮助安装了适老化器具,不仅让父亲居家养老更安全,我们作为子女也少了很多担忧。”看到自家旧卫生间经改造后焕然一新,家住罗湖清水河街道红岗东村的居民蔡女士连连点赞。

这是清水河街道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实际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清水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组织多种“党建+”学习活动,在辖区大力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同时学史力行,把准群众关切,拿出适老化民生工程等实招硬招为民办实事,致力让辖区居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更足安全感。

  市民参演情景艺术党课,多形式引导党员群众学党史

  “作为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日前,由清水河街道党工委等单位联合创作的主题为“情流清水,致敬英模”情景艺术党课展演。在约1小时的演出中,清水河街道、社区干部党员和抗美援朝、深圳基建工程兵老兵以及辖区中小学生约40人本色参演,重点叙述了基建工程兵为特区建设的拼搏历程、街道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了清水河街道推动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的责任担当。

  此次创作情景艺术党课是清水河街道党工委创新党课教育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自选动作”。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街道各级党支部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生日会等形式,不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并通过老兵口述历史采写展示、在社区小区开设多种形式党课等方式,引导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一方面,街道党工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渔民村村史馆等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学,并举办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研讨学习培训班以及街道、社区业务骨干党员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修班,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质量效果。

  另一方面,在非公企业党员员工、居民群众、青少年学习教育全覆盖上下功夫。其间,组织实施“百课进百企”行动,即选送100个企业党员、员工欢迎的党课到100家企业进行宣讲;开展“赞歌进小区”、“寻访身边的党史故事”、“老兵英模事迹展”等多种活动,让居民群众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

  

  党建引领为民办实事,暖心工程让街坊获得感成色更足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连日来,清水河街道不仅在推动党史学习更加生动深入上发力,也注重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

  时间倒回到今年4月13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受到广泛关注的清水河重点片区棚改项目全面开拆。这意味着,历经4个月时间就完成项目专项规划、签约、交房、启动拆迁工作的棚改项目,跑出了棚改推进新的“深圳速度”。

  怎么实现?清水河的做法是坚持党建引领做棚改。其间,街道党工委不仅通过把党支部建在棚改现场、召集居民代表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解答业主关心的民生问题,还组织各签约谈判小组党员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进行上门入户政策宣讲、远赴省内外城市以及远程视频完成签约等暖心服务,赢得业主的理解。

  这样的暖心举动,还体现在生活点滴中。洗澡,对普通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但是对于高龄以及失能老人来说,却是一桩有意外风险的“麻烦事”。为此,今年3月,清水河街道打造适老化民生工程,为辖区抗美援朝老战士家庭安装防滑地面、楼梯护栏等设施,改善其居住条件,降低他们在家庭发生意外的风险,不断提升居家生活品质,赢得了包括蔡女士在内多位居民的好评。

  诸如这样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场景,在清水河街道还有不少。包括通过动员党员干部加强宣传发动、做好现场引导和保障等方式,组织辖区居民有序做好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百惠进百家”行动,即街道机关和社区党委、党支部组织100个党员服务队,为辖区100户居民群众办100件实事、好事。

  同时全面开展打通老旧住宅小区、城中村“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解决辖区老旧住宅小区和城中村历史遗留下的进出口闸道过窄等安全问题,并建立“党建+工建+企服”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搭建政企有效沟通桥梁,让企业留下来、发展好。

  统筹:张一鎏 文:张一鎏 陈杏花 钟俐娜 陈楚豪

  制版:李斌 肖美连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