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直击深圳7天 “慢生活”首日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

“对深圳有信心,不需要囤货”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文才 焦明梁 张一鎏 张艳丽 吴灵珊 蔡宇晴 陈盈珊 陈荣梅 03-15 00:00

  海吉星市场货源充足。 南都记者 陈文才 摄

  宝安区41区内一集中菜市场的蔬菜档口。

  深圳3月13日晚发布公告,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市社区小区、城中村、产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或居家办公。全市各区全面升级疫情管控,市民重点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备受关注。14日记者多处走访发现,各商超及城中村商铺供应量充足,价格稳定,市民表示并不担心供应问题,对深圳的“菜篮子”有信心。

  海吉星市场:货源充足,包装工人只睡三四个小时

  3月14日,南都记者走访深圳市最大农贸批发市场海吉星。大门处,准备进入市场的车辆排起了长队,但秩序井然;进入市场,货车沿着通道两边停靠,足足数百米,工人们正从货车上成箱成箱地将货物卸下,紧张而有序;在车板区,叶菜品种丰富齐全,品相良好,往来送货的车络绎不绝;在大宗蔬菜区,泡沫箱堆头直抵天花顶,货源充足。

  南都记者来到车板区,一位销售叶菜的陈姓老板告诉记者,尽管这几天疫情防控升级,进货量有所增加,但是并不担心货源。据其介绍,他的货源主要来自本地、云南和湖北,主要销往超市、电商、小市场,目前各个销售渠道都还畅顺,未受疫情影响,每天可以售出三千件。

  在大宗蔬菜区,深绿园农业总经理助理韦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公司作为海吉星钻石销售客户,每天向深圳供应水叶菜20多个品种,近280多吨,供货量常年稳定。受疫情影响,该公司正在加紧调配货源,逐步增加供货量。深圳市俊隆果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壮鑫表示,自从防控升级后,包装车间的工人由原来十多个增加到了100多个,每天包装的叶菜也从50吨增加至80吨,“上周六开始,工作量陡增,工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表示,从14日晚开始包装量可能会增至200吨。据其透露,该公司包装的叶菜主要供应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据深圳海吉星公司副总经理雷宇介绍,3月12日至13日,深农集团下属深圳海吉星紧急向市场各主产区及加工配送主力商户发起号召,实时研判市场需求形势,多方组织货源,加大备货力度,畅通市场供应链条。通过深农集团“数字菜篮子”,强化对市场态势的数据可视化监测,严密监控近期市场供应及价格波动情况。3月13日,深圳海吉星市场蔬菜来货总量合计5534吨,与3月12日(5301吨)相比增加233吨,增幅4%;重点监测的20个蔬菜单品整体均价为5.2元/kg,基本持平。较前段时间价格(2月27日至3月5日)相比下降20%。

  据深圳海吉星公司副总经理雷宇介绍,在市商务局牵头下,深圳海吉星已加入生活保供必需品应急联络组,并联动深农下属在深市场,主动对接全市70余家大型商超、电商平台、连锁生鲜企业等,确保沃尔玛、朴朴、钱大妈、美团等生鲜线上线下渠道供货充裕,价格稳定。

  线下商超:比以往5-10倍备货,市民直言不担心供应

  3月14日,记者走访罗湖多个商超,在华润万家(春风店)现场,记者在肉类、海鲜、蔬菜等生鲜档口看到,物品种类丰富,供应量充足,市民有序购买,也并未出现抢购的场景。“通告发出以后,店里短暂地出现了购买高峰,很多物资确实存在售罄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加大供应,另一方面也会和市民说明,继续照常营业,供应充足不会断,不需要大量囤货等。”华润万家(春风店)总经理张珍说。据她介绍,目前店铺的物资供应,尤其是果蔬肉类等生鲜商品,按照以往做了5-10倍的准备,每天会有3-4次配货,确保新鲜,14日店里已经到了5倍的量。“线下采购变化不大,线上比平常多了一些,可能很多市民居家,选择了线上的方式,线上线下我们都会尽全力供应和保障。”

  而在天虹微喔(HICITY店),店铺内的销售也一切如常。市民汤小姐住在附近,午休时间来购买鸡蛋、蔬菜。“昨晚来买的时候卖光了,就今天中午过来了,感觉人比以往还是稍微多了一些。”谈及物资保障,她直言不担心。“深圳物资供应的能力不需要担心,所以也不需要抢购。刚看到通告有一点紧张,但后面一想,对深圳有信心,不需要囤货。”

  3月14日,南都记者从坂田天虹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门店不但增加了肉菜的供应量,也加派了到店人手。3月14日早上,该门店员工7点半就上班了,比平时提前了一小时,还从百货员工中抽调了20人协助物资准备,公司货仓也全停休支援各店物资配送,以确保满足周边顾客需求。物资方面也加大了供应量,将腾出百货区域位置用来备货。天虹坂田店平时以线下销售为主,3月14日线上订单猛涨。据统计,该店3月14日上午半天就接收了748单天虹到家线上订单。而平时,该店全天的线上订单在100单左右。

  3月13日晚上,钱大妈(上品雅园店)的客户微信群里,街坊邻居预定肉菜的热情要比往常高,考虑到备货、配送等因素,店家只好在22点截止了订单接龙。3月14日清晨7点多,店家就在微信群里告知客户,肉菜已卖空,员工给订单客户备菜的订单基本能满足,但菜品不一定全,整理好后会陆续送上门。据门店员工反馈,上午11点30左右,预定客户基本都收到了肉菜,速度和平日差不多,3月15日还将加大供应量。

  城中村肉菜店铺:不少居民如往常一样买菜,店主预计供货无问题

  14日早上7时许,居住在宝安区41区城中村内的王先生在一家猪肉店铺购买了总价37元的猪肉,他表示并没有专门多买、购买量与平常差不多,13日晚他也没有特意出去囤积蔬菜。与王先生一样,李先生也并没有在13日晚特意下楼“囤货”,“早上买新鲜一点嘛”。他告诉记者,手里提着的两大袋子蔬菜与平常购买的量差不多,足够家里六七口人吃2到3天。因为从家到市场来不是很方便,所以他每次都会一次性购买这么多食材。

  另一位居民张先生则选择购买相比平常更多一些的食材。因为13日晚上没有出来买菜,14日早上他利用平常的跑步时间,来到菜市场买了两袋蔬菜,随后又购买了生肉、鸡蛋、粉条等食材。他表示,家里共有4口人,今天出来购买的菜量相比以往多了1倍,差不多能吃“三四天左右”。

  14日早上6时30分许,在宝安区41区城中村一家兼有经营蔬菜鲜肉的超市内记者看到,货架内蔬菜鲜肉供应充足,已有多位居民前来选购商品,现场未出现抢购的情况。超市门口停放着一辆装载着蔬菜的中型厢式货车,据正在卸货的供货商介绍,他从批发市场运来超市的蔬菜量比平常“多了不到一半”,估计今天的蔬菜量应该是足够了。在城中村内一家集中菜市场内,一位经营蔬菜生意的档口老板正在将刚进的蔬菜摆上货架。他表示,今天的进货量相比平常多了一半。老板提到,昨天晚上还有居住在南山的居民在网上向他们预订蔬菜,大约有十几单,“已经很久没开(网上订菜)了”,昨晚临时出现较大蔬菜采购需求所以才临时开通。不过他表示,这些居民的订货量并不多,大约是一两天的量。“买太多放家里也会坏,不用担心(买不到)的。”

  在另外一家专门经营生猪肉的店铺内记者看到,店内经营情况正常。老板表示,今天的进货量跟平常差不多,来买肉的人跟平常相比也没有太大差别。平常他们每天大约会卖完两头猪,周末会稍多一些。他告诉记者,13日晚一些居民因为紧张囤积猪肉,但他认为其实没有必要,生肉供应并没有问题,“只要让我们开,货源就有”。

  电商及外卖平台纷纷加大备货加强人手保供应保配送

  由于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市民多转战线上生鲜平台购买肉菜,线上生鲜平台如何保障供应呢?

  据了解,本轮疫情暴发以来,除部分封闭区域外,美团外卖在深圳的配送业务正常运转,全面启动了无接触安心送,保证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同时,美团外卖也在深圳部分核心写字楼、学校、住宅公寓铺设了外卖智能取餐柜,取餐柜有保温和消毒功能,让市民实现无接触安心取餐。在保障用户生活物资方面,美团外卖保障“好拿取”、“不涨价”、“不断供”,与封控管理社区搭建最后一公里配送渠道,保障外卖配送系统有条不紊,用户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叮咚买菜方面于3月13日表示,为应对激增的线上订单,将从保供应、保配送、保安全等多方面助力疫情防控。保供应方面,叮咚买菜提供最快29分钟生鲜到家服务,在深圳区域重点民生物资的备货情况是以往两倍以上,部分站点(供应部分疫情封控区)3倍备货,尽全力满足深圳用户的日常生活。物资需求增大,对运力保障的要求更高。对此,叮咚买菜实行灵活的运力分配制度,如站点有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上班的人员,则会迅速动员抽调区域内其他人手支援,不少办公室职能人员和站长也纷纷加入送菜大军。

  13日晚上,盒马迅速组织了深圳保供应专项组,联动上游基地供应商加大生鲜和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供应,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全力确保保供应商品车辆和司机通行,接下来民生商品的到货量预计会逐日增加。同时盒马会全力做好各岗位员工的后勤保障,及时补货上架。接下来,也会开发社区集单等更高效的保供措施。

  统筹:南都记者 陈荣梅

  采写:南都记者 陈文才 焦明梁 张一鎏 张艳丽 吴灵珊 蔡宇晴 陈盈珊 陈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