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全国科技活动周(深圳)启动,专家热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伍曼娜 05-26 00:00

  学生在“科学+”创新教育成果展上作介绍。主办方供图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深圳)启动仪式举行。主办方供图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近日,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深圳)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举行。作为启动仪式主会场,深圳先进院在公众科学日之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科学+”创新教育成果展、实验室讲解等系列科普活动。

  通过组织科技活动,推动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深圳市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林祥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主要是通过组织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深圳先进院纪委书记、深理工筹备办副主任冯伟表示,中科院每年的公众科学日都是一场全国性的科普盛会。作为立足深圳的第一家国立科研机构,深圳先进院不仅扎根于科研工作的顶天立地,同时也十分重视高端科学资源的科普化,通过每年一度的“公众科学日”,坚持12年向公众展示前沿、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培养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激发社会公众了解科技创新的热情。

  专家探讨创新教育观念,分享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家讲座环节,SIAT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首席特聘专家刘根平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与重塑》为题,探讨了新时代下的创新教育观念。他表示创新和教育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创新教育应该多元化与个性化,聚焦培养学生对信息和知识的判断力和全面的生活技能。SIAT创新中心将关注科学教师队伍培养、启动青少年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孔燕以中国科大少年班为例,分享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国科大模式。以培养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为目标,SIAT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开展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路径研究,将基地落地在中科附高。

  镜头

  多个学生创作的科技产品获奖

  多功能校服、智能编程小车、智能声光分类垃圾桶……在“科学+”创新教育成果展上,来自大湾区多个中小学校的学生团队展示多个创新科学作品参与评选,来自华南实验学校的学生团队获得一等奖,并获颁“科学之星”称号,中科附高和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获得二等奖,中科硅谷幼儿园、香山里小学、佛科院实验学校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