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学科教研基地走进汕头:
同上思政课,手牵手探索学科建设新经验

基地主持人唐雪梅。

基地成员林睿展示全国思政课“经典案例”。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自奋蹄。11月30日至12月3日,深圳市省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走进汕头,开展为期五天的“深汕手牵手,同上思政课”教研交流活动,发挥基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广应用深圳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改革成果。疫情防控背景下,本次活动创新性地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方式。
“深圳汕头联合教研,探索基于新时代、新课标的思政教研方式,是促进两地思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举。本次活动将展示深圳思政教育创新成果,促进深汕思政课建设共同发展。”开幕式上,深圳市省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主持人唐雪梅讲道。
深汕教师同上思政课,共筑“中国梦”
为分享、推广深汕两地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做法,12月1日下午,深圳市省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和汕头市龙湖区教师发展中心、汕头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的教师齐聚云端,开展教学探讨活动。
活动由省基地成员、宝安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欣庭主持,来自深汕两地的思政课教师代表分享了读本课例。深圳市宝安区思政课教师郭宏瑜以《领航新征程,共筑中国梦》为题,通过“回顾过程,敢于有梦”的导入,带领学生追寻前人梦想;通过“立足当下,因为有梦”的探究,教育学生珍视当下;通过“展望未来,复兴有梦”的升华,引导学生播种梦想。汕头市龙湖区思政课教师李晓丹则以《党和人民心连心》为题,带领学生感悟中共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增强民族自豪感。
省基地成员、深圳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何嘉仪对两个课例作出点评。何嘉仪以三个“统一”总结了两个课例:以素养为导向,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以体验促思考,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知行合一,实现时代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深圳经验”进汕,基地教师分享学科建设成果
12月2日下午,在基地成员、盐田区思政教研员沈鸿辉的主持下,基地组织教师代表围绕价值体悟教学、作业设计、校本教研、时政述评等多方面为汕头教师分享基地经验、展示基地成果。
知行促合一。基地成员、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教师林睿展示了精彩的价值体悟式教学课例《共筑生命家园》,通过“访校园生活”“探河道变化”“颂美丽山河”“绘美好蓝图”四个环节,引导师生共访、共探、共颂、共绘“生命家园”。该课例入选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
价值体悟教学打动人心。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的基地成员张释元分享了片断教学比赛课例——《金牌调解之爱在家人间》。将常见的“亲子冲突”作为话题导入,张释元借助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面对“爱的碰撞”。12分钟的片断教学,将学科价值落地。
匠心巧设作业落实“双减”。盐田区云海学校的基地成员何书婷从目标、梯度和评价三个层面出发,巧设“时代新人显担当——风物长宜放眼量——乘兴归来细思量”路线,阐述作业设计不仅要创“新”,更要走“心”,体现“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理念,强调减负增效作用。
随后,龙岗区平湖中学的基地成员翁心颖分享了基地校的校本教研经验。个性化的模式展现基地校的校本教研特色,构建起体悟式校本教研的新样态。最后,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的基地成员、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赵曼琳以《英雄的正确打开方式》为题,分享时政述评,体现思政人的学科素养。
自2022年2月获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以来,基地在深圳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唐雪梅的带领下,为广东乃至全国提供了许多初中思政教学的“深圳经验”,基地研究成果价值体悟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次研修活动多维度地呈现了与深圳特区相适应的学科教研新样态,展现了一支充满温度、高度、深度的学习型科研型思政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了基地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省内不同区域学校教学交流和共同发展,打造思政教师成长共同体。
文:郑少纯 唐雪梅 李欣庭 翁心颖
制版:陈欣 章玲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