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深圳建行践行“点绿成金”之路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卢亮 11-29 00:00

  深圳建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为欣旺达的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图为欣旺达生产车间。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在绿色发展之路上承担起重要使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推进总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建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建行”)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有关精神,积极响应“30·60目标”,大力支持区域绿色产业发展,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践行了银政企协多方联动协同之路,探索了来自国有大行的“绿样本”,也跑出了先行先试的“加速度”。

  紧随国家地方政策

  连续发布信披报告 

  绿色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厚植绿色发展的基因,紧跟国家及地方绿色发展政策,建行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要求,以新金融行动为引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引导,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助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目前,深圳建行已连续两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履行企业责任。相关人士透露,报告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为基准,以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有关要求为准绳,兼容国内外环境信息披露、可持续发展、气候风险等相关信息披露的最佳实践,真实、客观地披露了建行深圳市分行在环境相关治理结构、政策制度、环境风险管理流程、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自身经营活动以及投融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同时,为展示建行深圳市分行在对标国家双碳目标中的表现,一并核算了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绿色金融(含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环境效益,并创新探索了非项目类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部分行业客户贷款碳足迹的核算。

  正所谓窥斑见豹。按照深圳建行的“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该行通过实施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等一系列绿色行动,2022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下降36.93%,绿色经营成效显著。

  深圳建行还认真贯彻国家和总行支持实体经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等要求,结合区域产业实际,制定分行2022年信贷结构调整方案,其中明确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将绿色金融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关注支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智能绿色交通、高效节能电器及设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和客户等策略,通过制度引领全行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擦亮底色,提高成色,有数为证:截至2023年9月末,深圳建行绿色信贷余额超800亿元,增速接近翻一番。  

  参与重磅政策制定

  践行金融生态责任  

  “绿色”——现代金融的应有之义,也是国有大行的责任所系。

  自2020年9月,中国向全世界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庄严承诺以来,建设银行总行陆续发布关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碳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多项重磅政策文件,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指导、丰富新金融行动绿色内涵,在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大行应有的作用。

  有了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才有产业生态的遍地开花。目前,建行总行已专门针对75个行业,制定出台信贷政策,涵盖农业、电力、林业、矿业、石化、交通运输、材料、建筑等重点行业,持续释放绿色动能。

  深圳,成为深化绿色金融创新的实践高地。近年来,深圳金融部门强化监管引领,着力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绿色能量。

  发挥国有大行的“头雁效应”,深圳建行参与金融管理部门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定及推行,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等工作,积极配合和参与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深圳绿金委、绿金协等组织的各类绿色金融活动,及时向人民银行报送绿色金融动态信息、绿色金融创新案例。

  做绿色金融的深入践行者。在绿色金融的“问道”中,深圳建行可圈可点。相关人士介绍,该行积极响应深圳市金融监管部门号召,积极参与筹备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单位。同时,积极参加辖内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深圳建行大鹏支行获批深圳首批绿色专营金融机构。

  今年,深圳建行福田支行还获批深圳2023年绿色专营金融机构。2023年,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深圳市福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推进会暨气候投融资专题研讨会”,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作为参会单位积极派员参加了相关会议,协同银政企协四方共同推进深圳绿色金融发展。

  深圳建行深知,绿色金融是一种能够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外部效应有效“内部化”的资源配置机制。用好这种机制能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深圳建行创新探索还有更多。  

  加大绿色信贷投放

  丰富金融服务体系  

  面对绿色金融的“考卷”,深圳建行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绿色债券投资及承销力度,制定相关优惠办法,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拓展绿色客户,扩大绿色客户覆盖面,让金融“点绿成金”,让绿色“无处不在”。

  政策护航成为关键。相关人士介绍,在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各部门协同发力做好差别化政策支持,其中,明确将绿色贷款纳入信贷规模专项配置范围,全额满足符合央行绿色信贷认定标准的贷款投放规模需求;其次,新增正常类绿色贷款计提拨备;再次,扩大绿色贷款审批授权额度;此外,建立绿色贷款快速审批通道,同时放宽信用方式发放绿色贷款的客户信用评级条件。多措并举之下,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提效”还需“扩面”。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建行加大政策支持,包括建立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机制、进一步扩大绿色贷款定价授权、延长差别化政策支持时间等。深圳建行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充分利用差别化政策,切实支持绿色产业企业金融业务。特别针对绿色建筑产业、风电光伏发电行业、氢能产业、水利行业等编制营销指引,积极拓展绿色客户,扩大绿色客户覆盖面,持续加大对绿色发展的资源倾斜力度。  

  坚持创新科技驱动

  释放绿色金融动能  

  在坚持金融支持绿色产业风向标的同时,也需要探索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近年来,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建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科技和绿色金融业务融合发展,促进创新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推广应用。

  在产品体系创新方面,深圳建行聚焦客户痛点需求,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充分发挥系统全牌照优势,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节能贷、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以全方位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支撑绿色产业发展。

  有何具体实践?对此,相关人士如数家珍表示,深圳建行综合运用总行“建融智合撮合平台”“e销通”等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探索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绿色建筑、个人绿色消费等绿色业务。

  不久前,由深圳建行承销的两笔绿色中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解。据悉,这是首单装配式建筑认证最高等级的绿色债券和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绿色永续中票(熊猫债),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均为农林生物质类绿色低碳产业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碳减排环境效益,也为乡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新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在绿色债券领域具有创新价值。

  这样的创新驱动持续不断。日前,深圳建行与深圳市住建局签订了《绿色金融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备忘录》,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让绿色建筑企业在融资时即可享受绿色信贷差别化政策,促进绿色信贷提质上量。

  面对绿色金融积极创新,深圳建行不断提升业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圳观察

  厚植低碳理念 践行和谐生态

  绘就绿色愿景  

  作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和“践行者”,近年来,深圳在绿色金融的组织体系搭建、制度标准建设、环境信息披露、产品服务创新、保障体系优化等方面,亮点颇多,也开创了多个“第一”,包括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第一批碳交易试点城市、第一个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城市、第一个颁布绿色金融条例的城市、第一批获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城市等。

  置身于先行示范之城,金融行业将思考更多。按照部署,建行深圳市分行将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2022-2025年)》《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等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地,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供给体系,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建设生态标杆银行,践行和谐生态,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助力深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达成。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